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综合信息

五味子映红宝泉山

日期: 2009-03-18 00:00 作者: 来源:吉林农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宝泉山镇是长白县一个偏远的山区小镇,海拔1098米。可就是这人均占有1.6亩耕地的山区小镇,2008年全镇经济总收入由2007年的2341.6万元猛增到4052.6万元。变化为何如此之大?走进小镇,村民纷纷指着漫山遍野的五味子说,这就是我们致富的法宝!

  宝泉山镇森林覆盖率超过70%。一直以来,种植人参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传统种植人参的方法不但破坏森林植被,而且与国家“天宝”工程相冲突,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如何做到既保护生态资源又实现农民增收?镇政府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验,做出了以五味子产业为主导,林下栽种中草药材为辅的举措。为推动产业发展,镇政府投入400余万元资金,为群众无偿提供50多万棵五味子苗木,并多次组织农户到外地参观学习,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农民技术。截至目前,全镇五味子产业发展面积达到了5411亩,规范化、标准化种植面积已达3959.74亩,占发展面积的75%,种植农户达850余户,占全镇农户的82.9%。为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镇政府还积极鼓励发展林下参、红松果林、细辛等中草药材的种植。目前,全镇林下参发展面积已达3800余亩,红松果林发展面积4000余亩,细辛450亩,其它中药材6000亩。

  有了产品,可又一个难题摆在了村民面前,全镇没有一条平坦的路通向山外,农产品卖不出去。从2007年开始,全镇累计投资1450余万元改造道路硬化,使道路硬化率达到91%,硬化道路通车里程达到66.1公里。同时,建成了外连沿江公路,内联11个行政村的硬化道路交通网。路通了,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出大山走向市场。

  村民富裕了,但是仍然住在低矮的平房里,四处是污水沟。为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镇政府提出“政府补一点,村里帮一点,包村单位拿一点,农民筹一点,专项贴一点”的危旧房改造方案,对全镇各村危旧房能翻修的翻修,不能翻修的新建。截止到2008年底,全镇投入资金515万元,补助108户农民建造了新房,188户农民更换了瓦顶,53户农民换了塑钢窗和防盗门,81户农民维修了墙面,16户农民实现了房屋置换。

  生产发展了,生活富裕了,村民更需要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2008年,镇政府又投资74万元建了5000多平方米的群众文化健身场所,使村民在茶余饭后有了休闲的好去处。村民说,这都是五味子产业映红了我们的幸福日子!(《吉林日报》毕锦鹏 吴泽灏 梦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