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楚州农业合作社构建高效农业发展平台
日前,淮安市楚州区宋集乡大董庄村晓泉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和董毅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功注册,两家合作社已有社员近100名,不仅本村养殖户加入其中,而且周边乡镇和涟水县的部分养殖户也前来入股。这是该区强化高效农业发展平台建设,大力培植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结出的硕果。
近年来,该区围绕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这条主线,积极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发挥专业合作组织服务产业、开拓市场、带动农民致富的平台作用,使该区蔬菜、畜禽、水产三大高效主导产业持续扩张,增势强劲,在促进农民增收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通过专业大户、致富能人、农技组织牵头兴办,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407个,农民经纪人队伍扩大到1.15万人,今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品牌15个、绿色食品认证标志1个。每年合作组织为农户代销农产品3600万吨,培训农民1.2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5万份,签订农产品订单7.5万份,二次返利农民3000万元,充分发挥了专业合作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生产服务作用和市场营销作用。
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该区制订了一系列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先后引导组建了楚州区蔬菜、畜禽、水产、农产品营销等市一级协会。同时,各乡镇也因地制宜,成立一批符合本乡(镇)、村农业产业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该区席桥镇已建有蔬菜、花木、稻米三个产业协会,各类经济联合体21个,经纪人1200人。其中,浦马蔬菜生产合作社被确定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镇里成立了蔬菜花木产销协会和蔬菜花木服务公司,担负着全镇农副产品产销的“龙头”角色,有8个村成立了蔬菜、花木销售组织,全镇90%以上的蔬菜和花木通过协会及经纪人销往外地,初步形成镇、村和经纪人三级农副产品产销网络。协会在把农副产品推向市场的同时,又把市场需求信息和技术信息反馈给生产环节。流均镇拥有水产养殖和河藕种植面积5万多亩,在大户赵文美的带动和影响下,成立了水产品营销协会,300多名农户入会,每年在上海、苏南等地销售荷藕、成鱼、螃蟹等水产品1.8万吨,销售额1.5亿元,每户每年增收近3万元。除此之外,建淮的粉丝营销协会、南闸水产养殖协会、淮城川运养鸡协会等专业协会,也都由能人大户领办、农户自愿加盟,形成自主经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销联合体。
该区还形成各类科技专业协会18个,在养殖、花卉、水产等特色产业上,加大科技帮扶力度,区农业科技协会共有7000名会员,协会与全区260个重点村户结成了“一帮一”对子,每年派出科技人员,串乡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把市场信息和高效实用技术送到农家,并与全区107个庄稼“医生”互为补充,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