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综合信息

马鞍山农业科技引领致富路

日期: 2008-11-28 00:00 作者: 张顺林 吉步政 来源:安徽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农业科技成果是农业科技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晶,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动力。金家庄区的村民们认为,在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与其说是人才科技的竞争,还不如说是科技产业化水平的竞争。因此,农业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取决于农民对科学技术的接受能力,只有当农民提高了接受能力,掌握了农业科技,才能形成新的生产力,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

  没有去过该区慈湖乡太来村王少武家大棚的人,很难相信目前马鞍山市场上很多芽苗菜,都是来自这里。昨天,记者在那里发现大棚的空间被完美地利用起来,放眼望去,尽是一摞摞整齐排放的塑料苗盘,有的苗盘里还是黄黄的种子,有的却已经长出了翠绿的芽苗。“这些都离不开科技呀!”说起种植芽苗菜,王少武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芽苗是利用植物的种子或其他营养器官,在黑暗或光照条件下直接生长出可供食用的嫩芽、芽苗、芽球、幼梢或幼茎,这是不需要泥土、不打农药、不用施肥的无公害绿色蔬菜,可以不受地理、气候、水土限制,四季生产,旱涝保收,规模还可大可小。种植芽苗菜要掌握其中的关键科学技术,这种蔬菜的生产周期非常短,以豌豆苗为例,一茬仅仅需要10天,销路也不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这种绿色食品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可以销售到各大宾馆、饭店、超市。

  有着如此多优点的蔬菜产业,回报当然也是非常高的。王少武家种有花生苗、萝卜苗、豌豆苗和三角豆苗,而就是这些十几厘米长的小苗,每年给他带来的产值达到了几十万元之多,而纯利润也超过了10万元。以市价10元每公斤的豌豆苗为例,王少武算了笔账,这一个苗盘的豌豆苗,每盘能卖3元左右,纯利润在0.5元,而豌豆苗的产量每天约有200个苗盘,市场需求大时甚至每天能达到1000盘之多,这样仅豌豆苗一项,他每天就可以赚至少100元。因此,王少武深有体会地说,农业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取决于农民对科学技术的接受能力,只有当农民提高了接受能力,掌握了农业科技,才能形成新的生产力,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

  以往比较保守的齐明宝、贾雷春、吴柱林等村民对科技兴农有了新的期待。他们呼吁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应用能力,各级组织要通过政策和技术引导,提高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程度。同时建立健全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形成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机制,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培训,提高我们农民接受农业科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