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综合信息

曲阜市08年农业工作呈现“六大亮点”

日期: 2008-11-19 00:00 作者: 曹洪伟 李凡明 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今年以来,曲阜市农业局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三大目标,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较好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标,突出表现在“六个亮点”上。

  一、粮食生产创历史最高水平。今年全市小麦面积51万亩,平均单产452公斤,总产2.2亿公斤,“十百千万”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最高单产达到650公斤,均创我市历史最高水平。51万亩玉米克服了粗缩病的严重影响,单产达到545公斤,总产达到2.8亿公斤,实现了丰产丰收。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市农业局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初步形成了以大蒜、大枣、樱桃、板栗、牛蒡、草莓、食用菌七大特色产品为主的产业体系。全市蔬菜面积达到18万亩,总产量约40万吨,产值4.5亿元。其中设施蔬菜发展到1.2万亩;牛蒡发展到6300亩;旱藕发展到1600多亩;草莓发展到1000亩;食用菌发展到50万平方米,已形成以姚村鑫禾食用菌有限公司、吴村峪西、陵城小厂、小雪蒙玉牧业为中心的高标准生产基地。以拓宽市场为突破口,大力推广订单生产模式,积极引导基地向无公害、绿色方向发展,全市订单蔬菜面积达到2万亩。水产养殖面积发展到1.7万亩,观赏鱼培育场发展到23家,渔业总产值2600万元。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到21处,标准化生产面积8.9万亩,无公害生产基地达到12个。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6个,全市无公害农产品达到53个。新认证绿色食品2个,实现了我市绿色食品零的突破。

  三、农业项目落实到位,惠农政策深得人心。按照“抓农业必须抓投入,抓投入必须抓项目”的思路,积极争取农业项目,全力推进项目实施。今年,新增和续建项目11个,争取国家无偿资金1700多万元。6400多平方米的农业综合楼已投入使用。投资200万元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扎实推进。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落实补贴面积30万亩,补贴资金300万元。专用玉米良种推广补贴项目,落实补贴面积25万亩,补贴资金250万元。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争取国家资金120万元,培训转移农民3000人。总投资220万元的省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和农业生物质能源产业提升工程项目,建设“一池三改”或 “一池两改”户3000多户。总投资1800多万元(其中农业投资348万元)的国家大型优质粮食基地建设项目,目前正组织实施。总投资60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90万元、省市县配套188万元)的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已启动实施。总投资400万元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建设面积30万亩,正在实施当中。

  四、维护农民权益不手软,确保农民负担减轻不反弹。认真开展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积极推行财务公开,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取消了面向农村和农民的升级达标活动,确保了农民负担继续减轻不反弹。全市定期开展理财活动的村达到90%以上,定期向群众公布账目的村达到95%以上。加强了农资市场监管力度,查获散装玉米种、假劣种子6000公斤,假劣农药120余件,全面推行了农资经营“两票两帐、一书一卡”制度,成立了农资流通服务协会,发展“济宁市级放心农资店”30家。及时化解了农村社会中的矛盾,最大程度维护了农民权益。

  五、工作机制运行实现新突破。一是实行技术队伍包乡镇责任制。由三名副局长带队,组成3个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队,采取包保措施,实行“进村入户、面对面、零距离”服务。二是实行专家轮流坐班制。对全市中级以上职称的农业技术人员进行摸底登记,建立人才数据库。筛选出农技、植保、种子等方面的专家12名,组成专家组,制定全市农业生产技术意见,对突发性农业灾害进行会商并制定防治措施等。三是实行工作监督考核制。将工作目标进行分解量化,落实到每个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队。成立督导组,制定考核办法,对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项目实施等,进行调度、汇总、通报、考核。四是实行岗位动态管理制。按照“谁行谁上,不行就让”的原则,对业务科室、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队实行动态管理,把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同志推向前台,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内部活力,有效地解决了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六、机关作风建设和机关形象得到新提升。以综合楼投入使用为契机,扎实开展机关作风建设,举办职工运动会、庆“七.一”歌咏比赛、上党课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了干部职工的工作气氛,提高了工作热情,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全局上下形成了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一切工作具体化,大家齐来抓落实的良好局面。(曲阜市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