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榆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欣欣向荣
通榆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40 户,其中省级龙头企业6 户,市级龙头企业7 户,小型龙头企业121 户,种植业生产基地达到了 220万亩,养牛10万头,其中奶牛2.5万头,养羊40万只,养鹅300万只。新型经济组织已发展到167个。
今年,通榆县围绕特色农产品重点抓了葵花、绿豆、蓖麻、棉花、辣椒、肉牛、养羊、白鹅八个产业。一是认真抓好“八大产业”基地建设。葵花产业基地以开通镇、瞻榆镇、边昭镇、新华镇、乌兰花镇、兴隆山镇、团结乡等乡镇为主体,建设100万亩的葵花生产基地,产量达到12万吨以上;绿豆产业基地以瞻榆镇、新发乡、团结乡、兴隆山镇、向海乡、乌兰花镇、新华镇、包拉温都乡等乡镇为主体,建设60万亩的绿豆生产基地,产量达到5万吨以上;蓖麻产业基地以双岗镇、兴隆山镇、新华镇、乌兰花镇、瞻榆镇、团结乡等乡镇为主体,建设35万亩的蓖麻生产基地,产量达到4万吨以上;棉花产业基地以八面乡、向海乡、双岗镇、鸿兴镇、瞻榆镇、团结乡、新发乡、乌兰花镇、新华镇、兴隆山镇等乡镇为主体,建设3.5万亩的棉花生产基地,产量达到7000吨以上;辣椒产业基地以瞻榆镇、乌兰花镇、新兴乡、向海乡、八面乡等乡镇为主体,建设8万亩的辣椒生产基地,产量达到1.5万吨以上。肉牛产业基地以瞻榆镇、兴隆山镇、向海乡、三家子牛场、新华牛场等乡镇场为主体。养殖规模发展到10万头,年出栏5万头;肉羊产业基地以瞻榆镇、新华镇、乌兰花镇、兴隆山镇、向海乡、团结乡、包拉温都乡等乡镇为主体。养殖规模发展到70万只,年出栏40万只;白鹅产业基地以开通镇、瞻榆镇、十花道乡、八面乡、向海乡、乌兰花镇、团结乡等乡镇为主体。养殖规模发展到300万只,年销售加工350万只以上。
二是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以工业集中区为主体,规划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优惠政策吸引,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来通榆县投资建厂,如吉林向海油脂工业有限公司、通榆县鸿瑞食品加工有限公司、通榆县美中鹅业等企业,逐步扩大全县农产品加工生产的能力。
三是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扶持壮大鹤元合食品有限公司、金峰农产品经贸有限公司、飞牛食品有限公司等几家葵花加工企业,增强葵花加工能力,年加工葵花8万吨;扶持壮大新域公司、宏远公司、永丰公司等绿豆加工流通企业,并逐渐开发绿豆米、绿豆饮品、保健品等系列产品;扶持壮大“吉林向海油脂工业有限公司”,开发蓖麻油、癸二酸、尼龙1010等系列产品开发;通过招商引进年加工红干椒1万吨的加工销售企业,开发辣椒碱、辣椒色素等系列精深加工产品;通过招商引进年加工籽棉1万吨以上的加工销售企业,并不断开发新产品;扶持现有的肉牛加工企业并通过招商引资,建成年加工肉牛5万头的企业群体,开发肉、皮、骨等系列加工产品;扶持现有和肉羊加工企业并通过招商引资建成年加工羊40万只的企业群体, 开发肉、皮、毛等系列加工产品;扶持壮大“美中鹅业公司”,实现年加工白鹅达到450万只,开发鹅系列产品;扶持鹤香米业、圳通公司、宏远公司等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开发杂粮杂豆系列绿色食品。成立“八大产业”协会,各乡镇根据各自优势也相应成立协会(合作社),并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在品种、肥料、管理、收获、销售上做到“五统一”。产业的发展依托协会搞好生产企业与基地农户联结,采取“公司+协会+基地”的订单农业模式,实现利益共存,风险共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