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村企合作建200个示范村
本报讯(记者崔斌伟)近年来,广东省惠州市以村庄整治为抓手、以村企共建为平台,创新了“村企合作共建新农村”模式,使该市新农村建设步入一个有序、健康、扎实推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惠州市委、市政府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财政投入力度。2008年,市级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的预算资金达到1.8亿元,占该市本级年度新增财力的70%。同时,惠州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势并调动民营经济活力,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村,鼓励大中型企业到农村开拓发展空间,实现以企兴村、以村促企、共建双赢的新局面。
惠州市委农办主任陈国敏介绍,“村企共建”活动于2007年5月开始实施。通过企业与农村的有效对接,有力地扶持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村容村貌。该市充分尊重企业和农民的意愿,鼓励双方自愿参与合作,并确定“五个一”村企合作条件:一个企业、一个党支部、一个县市领导挂点、一个驻村干部、一个企业联络员。
“以前的土泥路,变成今天的水泥路,出入方便了,上门来收购花生油的人也多了,去年共卖了10万斤呢!”说起村里的变化,惠州市泰安村花生油作坊老板于更新笑得合不拢嘴。泰安村地处惠城区北部山区,现有4000多人,由于经济欠发达,村中道路皆是土泥小路。“村企共建”活动开展后,在市委农办的搭桥帮扶下,该村成为深圳报业集团的结对帮扶点,深圳报业集团出资为该村改路、改水、改房、改厕、改灶,建文化室、卫生站、风景林、客运点、垃圾收集点……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企业和帮扶村围绕“共建共赢”目标,积极探索多种合作模式。桥东街道东平村以12.5万平方米自留工商用地作价转让给结对企业惠州市光耀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开发使用,公司为东平村购置2.7万平方米工业用地并建成2.9万平方米工业厂房出租,增加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80万元。据东平村驻村干部介绍,虽然厂房尚未完工,光耀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已经按照协议向东平村交付租金,同时垫资800万元为东平村统建318幢住宅基础、修筑道路、建设排水设施,解决四个村民小组318户农户的居住问题。与惠州市芦洲镇岚中村新田小组结对共建的澳宝集团不仅出资30余万元解决该村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公司董事长吴惠城还建议新田小组成立合作社,发动村民进行种养,并为经济上有困难的种养户提供无息借款,村民所生产的农产品由合作社按市场价格销售给澳宝集团员工食堂。公司还对该村符合条件的40余名剩余劳动力进行了培训和录用。
惠州市委农办副主任戴思宁说,村企共建,通过企业的影响让先进的理念、意识进村入户;通过就业培训、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据了解,该市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已于近日全面启动,通过完善培训就业的服务体系,推动培训与转移就业、培训与建立长效机制、培训与建立完善培训体系、培训与创新服务方式的“四结合”;抓好智力扶贫“重点工程”、一户一技能计划、县级智力扶贫工程和调动农民培育新的择业理念四大举措,力争今年起5年内,每年组织培训农村劳动力1.8万人,每年组织企业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3万人,每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万人。
据悉,惠州村企合作实施一年多来,有200多家企业积极参与共建,共建示范村达200个,占全市行政村的1/5,投入资金达3.7亿元,已完成595个项目建设。今年上半年,农民纯收入3898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