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循环经济强县富民
9月1日,西华县西华营镇李九行政村村民彭世喜向记者谈起农业致富经时嘿嘿直乐:“我用粮食、秸秆养猪卖了好价钱,猪粪上地肥田,不买化肥粮食也能高产,样样有钱赚。”像他一样,西华县成千上万的农户发展“粮—猪—肥”循环经济,走上了致富路。
西华县是农业大县,粮食、秸秆丰富,发展以养猪为主的畜牧养殖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立了“利用畜禽粪便发展沼气,‘三沼’肥田还农”的发展循环经济思路,使畜牧、农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走出了一条靠循环经济强县富民的路子。
为发展畜牧业,该县实施“书记工程”,乡镇党委书记联系建设一个养殖小区,抓小区带万户,促进全县规模发展。县政府与双汇、邦杰集团以及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的商家签订协议,长期发展“订单农业”。按照收购要求,高标准建设养殖小区和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无公害畜牧业。畜牧、农业、科技等部门选派百名科技人员,入乡驻村,指导农民建立养殖小区,实行科学管理、科学养殖。该县还大力推广麦秸氨化、秸秆青贮技术,贮存大量的饲草,保证发展畜牧业的需要。近日,该县又与河南大用实业集团签订合同,投资10亿元建设30个养殖小区和年屠宰亿只鸡、年产饲料60万吨、年加工熟肉3万吨生产线一条,并出资金、供鸡苗、包购销,以带动全县农民养鸡。
畜牧业迅猛发展,自然产生大量的畜禽粪便。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优惠政策,引导帮助农民建设沼气池,实现畜禽粪便回收利用。目前,该县已建成沼气池3万多个,全县每年可节约烧火木料9万多吨、电300多万度。
猪多肥多粮增产。畜禽粪便直接施用于农田,节约了化肥,减少了土地投资,解决了土地板结问题,使全县粮食连年丰产增收。2007年,全县粮食总产达6.3亿公斤,农业总产值达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00元。今年夏粮总产达到5.05亿公斤,亩产505公斤。利用“三沼”肥田增效、增产、减少病虫害的特点,大力创建无公害果园、无公害蔬菜基地21个,面积达14万多亩,年产果蔬4亿公斤,产值达3亿元以上。
相关新闻
- 10月份农业农村经济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全年粮食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 2020-11-16
- 唐山玉田:主要经济指标力争全省前列 2017-12-07
- 财经观察:中国将继续发挥全球经济“稳定器”作用——国际机构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2017-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