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县发展高效“农家乐”旅游的几点思考
近三年来,庆元县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景观资源,深入开展“旅游开发年”活动,在“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公共品牌带动下,全县旅游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以乡村自然、文化资源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为目的乡村旅游获得蓬勃的发展。全县各地以村庄整治为契机,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田园风光、古村民居和农家生活,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吃农家菜,住农家院,干农家活,看农家景,享农家乐”为主题的“农家乐”经营活动,这在一定程度满足了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深受厌倦了喧嚣紧张的都市生活的城市游客的喜爱,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为进一步推进我县“农家乐”产业的发展,本人通过调查和各地开展“农家乐”成功经验的对比整理,特从经营形式、主要做法、专家建议等方面出发,力求为全县“农家乐”经营者找准发展路子提供一些借鉴。
一、“农家乐”为农民带来什么
“农家乐”的发展,不仅能解放农民的思想,提高农民的素质,改变村容村貌,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而且也增加了农民收入。
一是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家乐”有效地实现了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每户“农家乐”平均用工3—5人,主要从业对象是农村妇女,这就为农村妇女探索了一条既能就地转移又能增加收入的好路子。
二是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优化农村的经济结构。把旅游娱乐与发展农业结合起来,集吃住旅乐于一体,打破一二三产业的界限,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一二产业发展,开拓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业较高层次上的良性循环,形成产供销、旅工贸一体化。
三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生态环境。在进行“农家乐”特色村建设时,推进了村庄环境整治和与其相关的康庄工程、农村电网工程、农民饮用水工程、清水河道工程、公益林保护工程的建设,使农村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四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农家乐”的发展,吸引各地的游客,旅游者给当地农民带来了新的观念、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信息、新的思维,开阔了眼界。
二、“农家乐”主要经营形式
根据统计,目前“农家乐”经营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农家餐馆型。通过原汁原味的当地农家菜来吸引游客,感受农家风味的需求。该类“农家乐”主要集中在城市郊区,交通方便,人口流动性强的地区,以我县为例,目前主要有松源镇会溪的生态土鸡餐馆、新桥羊肉馆等。
二是农家旅馆型。围绕古村特色,突出亲近自然,展示古村风貌,吸引大量游客来体验农家生活,真正体验农村回归大自然的纯朴乡村生活。该类“农家乐”主要分布在远离城镇,自然风景优美,但第三产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地区,如举水月山村、洋楼等村落的一些可提供借宿农家。
三是农家营地型。让游客亲手种菜、摘菜、做菜,吃在农家、住在农家、玩在农家,吸引城市上班族、自助旅游爱好者、学生来体验农耕生活。该类“农家乐”主要依托农业产业化经营基地,以体验农业劳作和生活为主要经营特点,我县小林果业、安南上余锥栗专业村、一些条件较好的毛竹高效开发园区等都具有发展农家营地型农家了的良好基础。
四是休闲度假型。依托山水风景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人文风情特色,来满足城镇工薪阶层的短期度假要求。该类“农家乐”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具有一定旅游特色景区的中心镇周边,如我县安溪浙闽风情“农家乐”、举水乡龙湫清舍等“农家乐”。
五是景区餐饮型。针对中心景区游客数量多、流动量大的特点,开办在中心景区附近的”农家乐”,利用各具特色的农家菜及休闲项目为景区游客提供旅途休憩、餐饮等服务,同时也是成为景区旅游活动重要的旅游项目,能够与景区形成优势组合。如我县百山祖景区的三江源农庄、山里人家等,会溪巾子峰森林公园山脚的龙凤山庄、月池山庄等“农家乐”。
三、“农家乐”经营经验
我县近两年“农家乐”旅游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优良的生态环境,也得益于县委、县政府深入开展的“旅游开发年”活动的引导和有关部门的服务,也有赖于各”农家乐”经营户在经营活动中不断探索、总结的成功经验。
一是明确定位。结合优美的生态和别具特色的古村落,制订特色旅游村的建设标准,同时把特色旅游与村庄整治紧密结合起来,使村庄的环境和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为经营“农家乐”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是注重引导。政府通过“农家乐”协会组织特色菜大赛、“农家乐”旅游示范点评比等活动,有效宣传了“农家乐”旅游的,对“农家乐”旅游方式的普及和成功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也为各“农家乐”经营户明确定位、开拓经营思路,创新经营方式实现差别化特色经营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是加强培训。可依托县就业培训中心、县职业中学等教育培训机构,结合“万民素质提升工程”,开设旅游服务课,举办“农家乐”服务培训班,有效地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素质。
四是强化服务。“农家乐”是休闲观光农业的新亮点,在发展过程中,本着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的思路,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村户大胆发展,同时加强规范和提升,加强对卫生、环保等方面的管理。真正把“农家乐”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工作来抓。
四、对我县发展“农家乐”旅游的几点建议
“农家乐”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朝阳产业,目前还不够完善,需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完善。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推动“农家乐”的长期发展,还要加大改水、改厕、道路、路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农家乐”院落进行改造升级、绿化美化,突出生态环境和农家特色。
二是要进一步突出农家特色,注重“农家乐”的动态开发。“农家乐”旅游之所以在短期内快速兴起,其中很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得益于其原汁原味的农家特色。在开发建设“农家乐”旅游项目时,一定要结合实际,研究特色、挖掘特色、突出特色,用“特色”这块招牌树立起本地“农家乐”旅游的良好形象。在开发农业旅游时,游客可享受亲自参加耕种,在娱乐过程中,向游客讲解该农作物的土壤、气候、肥料要求以及生命周期、生长特点和农作物特征等常识,使农业旅游集生态、休闲、娱乐和增长知识于一体,高度体现人与自然的融合。
三是要进一步加大规范力度。各有关部门要在建设经营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规范,把发展“农家乐”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工作来抓,作为推动农业提升、农民致富,农村发展的一条好路子来抓,开展评选示范“农家乐”村户活动,鼓励“农家乐”有序健康发展。
四是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和教育。把安全工作作为日常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安全教育,强化食品安全意识,引导和教育从业人员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创造一个卫生清洁的环境。使从业人员树立遵纪守法,合法经营的思想,真正做到诚实守信,优质服务。
五是要进一步加强市场促销和形象宣传,努力扩大客源市场。“农家乐”旅游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需要做好对外宣传推广工作。“农家乐”旅游相对规模较小,分布较散,单靠他们自身难以在宣传上有所作为,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要积极探索,努力做好策划,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借助各种形之有效的方式,加大对“农家乐”旅游项目上的宣传推广力度。
六是进一步加强服务和投入。旅游、工商、环保、财税、卫生部门要继续为发展“农家乐”创造条件,同时做好“农家乐”发展的各项服务工作,加强“农家乐”从业人员的培训,加大“农家乐”宣传营销力度,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宣传“农家乐”,让更多的游客认识我们的“农家乐”,走进我们的农家。同时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把扶持“农家乐”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基本建设项目来抓,真正做好做强,为新农村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