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由“集市农业”迈向“超市农业”
近年来,山东宁阳县按照农业生产的标准组织生产和进行加工,根据超市经营的要求进行包装,以品牌的形式进入超市连锁销售。目前,全县有100多种农产品打入各地超市,“超市农业”的份额已占整个农业产值的30%。昔日放在集市地摊上叫卖的西瓜、粉皮、山药、胡萝卜,成为了各大中小型超市青睐的“香饽饽”……
“伏山菜”标准种植俏销海外
伏山镇有“蔬菜之乡”的美誉,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年产值1.4亿元,占整个农业产值比重的38%。
蔬菜行情时好时坏,如何避免菜贱伤农?伏山人开始由单打独斗、集市交易,逐渐发展成以龙头企业、合作社为支撑,通过建设高标准种植基地,辐射带动蔬菜种植户的产业链条。在这一“公司+合作社+菜农”的链条中,龙头企业、合作社成为蔬菜销售的一大窗口,也让广大菜农们找到了冲向国外市场的“靠山”。
桑庄村是这个镇有名的蔬菜专业村。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联合搞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保证了蔬菜质量。而落户于这个村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泰安紫阳公司则承担起了蔬菜收购、加工、销售,更好地实现了与市场的无缝隙对接。正是紫阳公司的带动,桑庄村的有机蔬菜面积达到1000多亩。公司每加工一样菜,需要经过采收、清洁、包装等20多个工序,正是有了龙头企业如此严格的质量审查与控制,加工后的蔬菜全部在欧美等国家的超市上市,每一吨菜的利润约在150美元。据村支部书记桑芝锋介绍说,菜农们与企业签订收购协议,价格平均比市场价高出10~30%。
泰安恒乐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山药、胡萝卜、土豆等根类无公害蔬菜的加工、储藏、出口等业务,公司建立起了1000多亩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菜一进超市,这价格可是打着滚地往上蹿啊!”老板张胜军高兴地说。据了解,前一阵子公司出口到马来西亚500吨荷兰土豆,每斤的价格比国内高出0.5元,仅这一单生意就多卖了50万元。
针对超市经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规模等方面有严格要求的情况,宁阳县实行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外部市场结合的模式,加大标准化基地建设,实现了对农产品种植、养殖的全过程控制,编织起了农产品从源头到超市的“安全网”。截至目前,全县21个品种获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达62.4万多亩。
“大西瓜”有名有姓进超市
乡饮乡柳云村素有种植西瓜的传统,西瓜也以个大味甜而著称。谁知,口感品质极佳的柳云西瓜,因“没名没姓”频遭外地市场拒绝,外加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让这里的瓜农们守着“金疙瘩”却没有发大财。
2005年,村里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了“西云岗”牌商标,并严格按照大型超市的质量要求种植西瓜:全部使用有机肥料,不用化学肥料;防治病虫害用生物农药……
自从贴上了“西云岗”商标,瓜农们拿到了外地市场的通行证,再也不用为西瓜的销路而犯愁了。短短两年多的时间,瓜农的数量由最初的40多户发展到现在的103户,种植面积也已达到500多亩,每年有近100多万公斤品牌西瓜在南京、深圳、上海、济南等大中城市的超市闪亮登场,每公斤价格高出集市0.5~1元左右,亩均纯收入达到7000多元。
质量效应、品牌效应加上规模化生产让宁阳县农业步入高产、优质、高效和销售渠道畅通的良性轨道,全县“农”字号农副产品有效注册商标达40余件。“桥白”牌白菜、“葛石红”大枣、“南赵”粉皮等一批土生土长的知名品牌脱颖而出,迅速占领了本地与外地的大中型超市。
洋品种黄金梨“嫁”进台湾
华丰镇坡家庄村地处东部山区,适宜林果栽植。2002年,村里在林业部门的指导下成功引进韩国果树品种黄金梨,当年就有30户群众主动栽植了160多亩。洋品种落户不久,青岛胜利安农果品有限公司就慕名而来,与村里200多户果农签订了收购协议。据村支部书记介绍说,每公斤黄金梨的收购价是1.5~2美元不等,要比市场价高出好几倍,栽上一亩的黄金梨收入就有1万多块钱。不仅如此,为了保证黄金梨的产量与质量,公司每年都要派专业技术人员来讲解栽植技术,传授市场信息。
经过几年发展,黄金梨栽植从坡家庄辐射到周围南高、北高等5个村庄,面积达1000多亩,年产量15万公斤。有了青岛胜利安农果品有限公司这一桥梁和纽带,黄金梨全部远嫁台湾,摆上了各个超市的柜台。
近几年随着市场的不断演变,宁阳县农产品品种开始更新换代,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了。一些“洋种子”纷纷被种植户引进农田,经试种成功后,在全县加以推广应用。如今,全县农田里已是“百种齐放”,农民引进国外优良品种50多个。荷兰土豆、日本菜花、荷兰甜豌豆等在农田里随处可见,这些农产品经过精心包装后,穿上亮丽的“衣裳”,有的走上了超市的柜台,还有的漂洋过海走出国门,赚起了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