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四大基地建设有声有色
新疆源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一片忙碌,工人们按照既定的程序正对冷藏的库尔勒香梨进行包装。
就在不久前,第一批次20多吨库尔勒香梨成功出口英国,这标志着库尔勒香梨迈出了进军欧洲市场的第一步。
上世纪80年代后,库尔勒香梨开始输往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经过中美双方13年的艰苦谈判,2006年9月,库尔勒香梨获准进入美国市场。2007年,新疆出口库尔勒香梨首次突破一万吨关口,货值1700余万美元,其中有一半进入美国市场。
从一个地域特色的鲜果产品,逐步成为走向世界的优质品牌,30余年出口之路多艰辛,孜孜追求终于迎来飘香海外的硕果,得以让库尔勒香梨享誉国际,这一切得益于有自治区四大基地之一的林果基地作支撑。
目前,在巴州有近万户农民在种植库尔勒香梨,60万吨的香梨基地形成了规范化的产业形态,香梨产业在巴州农业产值中已占到22%左右。
近年来,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按照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大力推进棉花、粮食、特色林果和畜产品四大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2006年,全区粮食总产895万吨,实现了“区内平衡、略有结余”的战略目标;棉花继续向优势宜棉区集中,总产21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2.4%;肉类总产量158万吨,牛奶产量179.8万吨,分别是2000年的1.76倍、2.48倍;葡萄、啤酒花、枸杞、红花、番茄等特色农产品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6、70%、50%、60%和80%以上,目前全区林果总面积超过1300万亩,其中挂果面积超过550万亩。全区农业名牌产品累计达到65个。
四大基地建设不仅催生、催壮了我区一大批农业产业化企业,同时也吸引了一批区外国外企业来我区围绕四大基地建设“淘金”。
中粮集团2005年7月通过重组入主新疆屯河。目前该公司在新疆有14家番茄制品加工企业,可日处理番茄3.5万吨,番茄酱年产能达到50万吨,同时生产番茄粉和番茄红素,其规模为世界第二、亚洲最大。公司旗下还有糖料加工企业8家,具有年产47万吨白砂糖、10万吨颗粒粕、3万吨食用酒精、8万吨糖蜜的生产能力;林果加工(杏加工)企业3家,具有年产浓缩杏酱3万吨、优质杏脯5000吨的生产能力。公司种植番茄65万亩,甜菜40万亩,杏约1万亩,带动农户约30万户。
中国华孚集团公司与新疆恒丰棉业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新疆恒丰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年加工棉花2万吨,棉纺能力达8万锭,带动棉花种植基地面积20万亩、棉农1万多户。
由法国蓝熊猫公司与焉耆仪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新疆乡都酒业有限公司,年产葡萄酒1万吨,带动葡萄种植基地2.5万亩、种植户300多户……
毋庸置疑,这些企业不仅为我区四大基地建设带来了资金、技术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也在新疆这片热土上获得较为丰厚的收益。
新疆是一个资源大区,农业的比较优势十分突出。自治区党委农办副主任汤国滨认为,投身新疆四大基地建设,商机无限。新疆农业资源丰富,全区可用于农林牧业的土地面积约10.28亿亩。由于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非常适合发展品质优良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
新疆区位优势明显,周边国家市场广阔,与我区互补性很强。推进四大基地建设,有利于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近几年,中央大力支持新疆的四大基地建设。自治区财政除落实国家配套投资外,新增了一大批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牲畜品种改良、扶持发展设施农业、完全兑现小麦收购直补资金、小麦良种补贴、林果业技术推广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天山网讯(记者邢宁通报道)
2007年,自治区本级财政(不含国有土地出让金、农村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直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投入的增量资金就达到4.5亿元,中央和自治区对全区农民的各类直补资金达10亿元以上,为四大基地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今后几年,新疆将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重点建设棉花、粮食、特色林果和畜产品四大现代农业基地。
记者从自治区人民政府获悉,未来几年,新疆将把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年1600万亩左右,主攻单产,增加总产,争取“十一五”末达到年产5000万担。
粮食基地建设方面,新疆将依靠北部两条重要河流的开发机遇,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着力建设全国重要的优质商品粮基地。
特色林果业建设方面,2010年,新疆特色林果业种植规模将达到1500万亩。
畜产品方面,新疆将加快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力争到2010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38%左右,建成我国重要的畜产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