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农业信息化为群众致富搭桥
兴平市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坚持把现代科技与传统手段相结合,建立了电脑网络、手机短信、专家下乡、电视专栏、信息员队伍为载体的农村信息服务五大支撑,搭建了信息服务水平大提升、农民群众得实惠的共赢平台,为农民架起了致富桥。
近年来,该市坚持把农业信息服务网点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一村一品”工程和“村村通”工程相结合,不断延伸信息网络。截至目前,已发展固定电话用户4万多户,电信宽带已架设至全市的223个行政村,上网用户超过1万户,农户宽带上网用户突破1000户。在西吴镇马村、田阜乡段家等村建立村级信息综合服务站35个,发放村村通信息机130多台,发展农村信息员200多人。
利用互联网,发展电子农务和农信通。通过农业信息网这个平台,积极向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大户、农村经纪人等提供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农资供应、市场走势及价格信息等服务。亚虎酱菜、兴平辣椒、陈文红薯通过该网站使自己的产品分别远销到韩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实现了兴平大蒜加工出口零的突破。
通过手机短信,组织专家撰写涉农短信。目前,已发展农信通用户23500户,电子农务用户22000户,农家乐用户19000户。市农林局还建立了完整的专家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确定20名农业专家看天、看时为电子农务、农信通和农家乐提供农业信息,先后撰写短信746条,为农产品流通和加工企业定向发布农产品的供应信息200多条,信息采用率居咸阳各县(区)首位。
专家下乡,现场解决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该市在全省首家开通县级“农技热线”电话,邀请20名技术专家组成农业信息专家服务团,配备专用车辆,随时解答群众遇到的信息技术难题。先后接听电话万余人次,解答群众提出的技术问题600多个,满足群众的个性化信息需求。田阜乡段家村是清水莲菜专业村,种植面积超过1500亩,但由于是单户采收、单户销售,经济效益不明显。针对群众想发展莲菜产业但又找不准路子的实际,农业信息中心立刻请农业专家前往该村调查莲菜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利用互联网查询山东等地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无公害化种植、标准化管理、机械化采收、统一化销售、品牌化经营”的思路,协助该村建立了兴平市井冠清水莲菜专业合作社,注册了“井冠”牌商标,解决了群众的销售问题。
充分发挥信息员的采集发布作用。兴平着力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种养大户和农村经纪人培养为农村信息员,建立了200多人的信息员队伍,发挥了他们收集、传播的信息贴近生产一线,针对性强的优势。去年,通过农村基层信息员发布的信息达80余条,这些信息及时反映了农业生产一线的动态,既搞活了流通、促进了生产,也为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摘自《咸阳日报》2008年5月30日 )
相关新闻
- 农业科技创新要着力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就落实《关于加快提升农业... 2025-05-07
- 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实施意见》 2025-05-07
- 两会同期声 推动农业增效益 农村增活力 农民增收入 2025-03-08
- 湖南农业大学与攸县签约 加速打造农业强县 2024-12-04
- 第二十四届东盟与中日韩农林部长会议举行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