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揭阳:亮出“特色”牌子 提高农业效益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揭阳市提出“加快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和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配套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健全农业生产服务体系。鼓励创立农业品牌,推广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加快现代畜牧业、现代渔业和现代林业发展。”而如何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打好“特色牌”,发展特色、效益和生态农业,也成为此次两会期间广大代表、委员们关心、讨论的话题。
揭阳市人大代表林奕群表示,“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和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着力点,又进一步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和主攻方向。打造特色农业就是要依托揭阳市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传统的种植,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来打造品牌农产品。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公害蔬菜等绿色农业的前景越来越被看好,林奕群希望政府能加大对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的扶持,在政策上以及人才、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同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让广大群众可以依托当地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土地、水源、气候等宝贵的自然资源来打造无公害农产品供应中心。
揭阳市人大代表林鉴波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和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既是现实的民生问题,又是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前瞻性要求;既立足于现实,又着眼于未来。而要做好这一点,就要大唱“地方戏”,巧打“特色牌”。 揭阳市在今后发展过程中,要重视科技兴农,坚持不懈地发展现代农业,倾力打造特色农业基地。要彻底摈弃“产品”的观念,将区域内独特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要在“特”字上做文章,谋突破,突出抓好特色农业的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大农业龙头企业“榕树效应”的带动作用,壮大实力,提高带动力,提高农业增长质量和效益。
揭阳市政协委员陈少龙表示,人多地少、水质性缺水等农业资源缺乏问题日益突出,对农业投入缺乏后劲,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加工滞后、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现在已经成为我市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面对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农业发展新阶段,结合自然资源和社会发展经济条件,我市应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这就要坚定不移地走有揭阳特色的农业发展路子,突出特色,把发展柑桔、蔬菜、茶叶、花卉和药材以及特禽、草食动物作为重点,做大做强具有优势的地方农产品,要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发展绿色农业,继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升级转型。
相关新闻
- 打好品牌农业这张牌 2014-12-29
- 鸭绿河农场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 2014-12-05
- 冬日里的垄上芭蕾——白城现代化农业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2014-12-03
- 走科技创新发展之路——吉林市东福米业发展现代化农业记事 2014-10-11
- 通州区西集镇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 201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