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综合信息

遂平:新型产业链让经济“循环”起来

日期: 2007-12-12 00:00 作者: 胡金岭 王海洋 梁国栋 来源:河南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我们选择河南遂平,是为这里完善的产业链条所吸引。”12月3日,站在现代化的肉食加工流水线外面,众品食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献福告诉我们。作为中国首家在美国上市的食品企业,该公司在遂平投资2.1亿元的年产10万吨无公害猪肉项目已于今年5月份竣工投产。

  遂平县农业资源富集,该县通过探索“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模式,充分利用各种农业资源,打造新型产业链,实现了农业经济的良性循环。

  “粮食—饲料—饲养—畜产品加工”产业链。该县利用玉米种植的优势,相继引进了英联饲料、扬翔饲料、亚卫饲料、昌大饲料等10多家大型饲料加工龙头企业,饲料生产能力达50万吨,并吸引了众品食业、徐福记食品等大型畜禽产品加工企业落户,带动了畜牧产业的发展。该县已发展饲养专业户1.2万户,饲养专业村36个,饲养示范小区30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7.6%。

  “优质小麦—面粉—食品加工—包装—运输业”产业链。武汉益康面粉有限公司、湖南克明面业有限公司和河北一加一面粉等相继落户遂平,截至目前,该县已有面粉加工企业20多家,年加工小麦80余万吨。同时,吸引武汉客商投资兴建的冰雪冷冻食品、台湾客商投资兴建的佳仕利食品等企业,每年可生产水饺、汤圆、饼干等食品10万吨,并带动了该县的彩印包装及运输业的发展。

  “粮食—饮料生产—有机肥(废弃物)—还田”产业链。投资9200万元的遂平月山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系列啤酒,创产值4亿元,安排就业人员1300人。他们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经过高温发酵,制成高效有机肥,再用回到土地上,实现了资源的重复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麦秸—造纸”产业链。相继建成了白云纸业、龙尔达纸业等造纸企业,年加工转化小麦秸秆10万吨,占遂平县生产总量的90%以上,为农民增加收入7000万元。

  遂平县30多万农村劳动力中,有近15万人从事与农副产品加工相关的工作,以往握锄种地的农民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成了农业产业链条上的“一线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