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房建新农村有三招 抓班子强工业哺农业
辽宁省建平县万寿街道办事处的小平房村,如今已名不符实了。村里低矮的小平房正被新住宅楼取代,山坡上机修的粮改果园初具规模。据村党委书记钱学余介绍,村里投资170万元建两个养鸡专业小区;投资200多万元建100亩高标准蔬菜、花卉保护地;投资342万元修建梨园等等。这一派繁荣景象,得益于“依托资源强工业,工业发展哺农业,以农民群众为建设主体,以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推进新农村建设,小平房村的第一招就是抓好班子的龙头牵动作用。“两委”班子多年来坚持以创建先进村党组织为载体,在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制度规范和民主管理上大做文章,不断提升人气。他们把各类生产大户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大户。近年来,全村党员已达100多名,今年“七一”,成立了村级党委。
小平房村的第二招就是强力推进工业发展。村里利用资源优势,建立了铁选厂,在随后的企业改制中没有转为私有,特别是在近几年铁矿石价格一路攀升的形势下,这里成了“商家必争”之地。村班子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最后敲定自己开发,并对全村的铁矿点和铁选企业实行集中管理,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资源。目前,村办企业已发展到6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由2000年的5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600多万元。90%以上的农户都实现户有一个稳定的收入项目,人均收入达6800元,7年增加7倍。
小平房村的第三招就是走工业反哺农业的道路。于是,一个个富民项目、惠农设施破土崛起。从2004年开始,该村还投入100万元,作为“小康家庭项目基金”,凡有经营项目能力的农户,每户补助2000元,用于发展致富项目。全村在发展设施农业的同时,还通过扩大林果业面积、绿化荒山,发展旅游和观光农业,改善了村容村貌。农民的富裕也使居住和出行条件大为改善。村里出资建设的住宅小区,水、电、气设施齐全,琉璃瓦、红顶屋、别墅风格,村民争相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