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综合信息

江西横峰:一村一品带富一方百姓

日期: 2007-10-25 00:00 作者: 谢华忠 来源:江西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横峰县在新农村建设中,找准新农村建设的支点,充分利用各村的资源优势,通过能人带动、政府扶持,形成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搅活了农村经济一池春水。

  横峰县在发展农村特色农业中,首先紧扣当地原有的种植传统优势或资源优势,做到宜林则林,宜果则果,让各村产业形成特色。新篁山多田少,农民收入主要靠出售茶油和竹木。近年来,政府扶持农民每年垦覆,进行油茶低改,油茶产量较以前翻了一番多。现在,油茶成了当地农民增收的一项支柱产业,年产茶油60万斤,为当地农民户均增收近500元。如今的横峰,"油茶村"、"药材村"、"蔬菜村"、" 葡萄村"、"苗木村"、"养猪专业村"等特色产业村共有150多个。这些特色产业村的农民人均收入较全县农民人均收入高出近200元。

  横峰县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乡土能人。同时,通过组建行业协会、行业党小组的形式,让这些能人发挥"领头羊"的作用,给农民提供技术指导,为农民致富指点"迷津"。龙门畈乡钱家村在葡萄种植能手徐烈亮的带动下,全村种植葡萄100多亩,每亩为农户增收5000元左右;新篁篁村药材种植能手陈书仲,自己种了近700亩药材,还带动了126户村民种药材;岑阳镇糯禾垅在党小组长王冬生的带动,46户村民就有43户养殖生猪,全村年出栏生猪1万多头,成了名符其实的"生猪养殖专业村"。象徐烈亮、陈书仲、王冬生这样的能人,横峰有700多个,他们有力地促进了该县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横峰县一方面通过政策扶持,一方面采取培植龙头企业做大产业的策略,使村级小品牌如何能做成了大产业。该县在资金、土地流转以及农田水利建设上,向有特色的产业村倾斜,给予大力支持,打造村级品牌优良的温床,并将农产品品牌升级保护,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了创立农产品品牌的步伐。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注册农产品绿色食品标识13个,成功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1个,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

  ( 新华网江西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