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一村一品”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近年来,太和县根据本地实际,选准主导产业,抓好政策服务,强化科技服务,推进产业化经营,加快品牌培育,积极开拓市场。积极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有效促进了全县特色产业发展。据统计,全县实施“一村一品”行政村达到92个,其中:以中药材为主导产业的村有49个,以蔬菜为主导产业的村有21个。省级特色主导产业示范村(乡镇)2个,市级11个。
一是农民收入明显提高。人均来自主导产业的收入占纯收入的57%以上。2006年,李兴镇农民人均桔梗收入1650余元,赵庙镇前蒋村户均种植大棚蔬菜0.6 亩,人均收入2980余元。
二是区域产业特色开始显现。各乡镇充分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加快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产品。初步形成了优质粮油、中药材、优良畜禽等产业带,全县涌现出一些特色乡镇,李兴桔梗、赵集苗木、高庙装饰材料等在省内外都享有声誉。
三是特色基地逐步扩大。各乡镇坚持以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效农业为重点,突出抓好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全县十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初步建成。其中绿色食品原料(小麦)生产基地60万亩、优质中药材基地5.7万亩、优质椿樱基地1.4万亩、高蛋白大豆30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加工基地11700亩。另外,西瓜、花生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也初步建成。
四是龙头带动逐步增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向特色资源靠拢、向主导产业靠近、向规模经营推进,带动了“一村一品”的发展。同时实施“一村一品”又为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优质农产品。太和县美好面粉有限公司把生产车间放在行政村、村民组第一线,通过品牌整合、宣传发动、技术培训,产地保护等措施,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产品质量逐年提高,基地农户人均增收120元。
五是科技作用日益突出。在“一村一品”主导产业的形成过程中,传统资源与现代科技实现了有效嫁接,科技创新和应用得到高度重视,良种良法推广步伐加快,对增产增效提高品质作用明显的农业实用技术得到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