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综合信息

陕西柞水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

日期: 2007-08-07 00:00 作者: 王文奇 来源:陕西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今年以来,柞水县按照中、省、市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加强领导,制定方案,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一镇八村六小区”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推进。

  一是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明确责任,针对领导分管工作的调整情况,迅速对新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保证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连续性。实行了县级领导包点、部门包小区,各职能部门包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乡镇具体组织实施的包抓责任制。制订了2007年新农村建设计划,做到工作有计划,行动有目标。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布置新农村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设目标和任务。

  二是认真搞好示范点规划编制。按照“规划先行,循序渐进”原则,聘请省市城乡设计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对“一镇六小区”的基础建设、产业开发、村容村貌整治及总体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设计,做到了镇村有规划图、小区有整体布局图、户有施工设计图。完善了5个综合示范村的建设方案和建设标准,目前下梁沙坪村和石瓮镇东甘沟村村级规划已经制定完成;小岭罗庄村、马台金狮村的规划已报县城建局初审;其他4个示范村将在9月底前完成总体规划。

  三是着力抓好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县上把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作为重点,将民居新建同计划移民、工赈移民、扶贫移民等小区建设相结合,加快各试点示范村建设。马房子村完成300余户的自来水工程,投资75万元铺设排污管道1850米。商业一条街已全部竣工,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石瓮镇东甘沟村投资2 7万元修便民桥9座,投资139万元进行房屋改造,统一风格;投资4 0 0余万元,修通5公里四级通村油路,在原有30车位的停车场的基础上又扩建了一处20个车位的停车场,对院落进行了绿化、美化、净化。新发展农家乐l 4家。使全村的旅游品位得到了提升,创造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完成经济林科管3万亩,落实烤烟面积5200亩,建成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500亩,完成地膜玉米种植3万亩。新建和提高特色养殖示范小区18个,发展虹鳟鱼养殖大户3户,投放鱼苗10万尾,建土鸡散养专业村一个,存栏土鸡两万只,全县农林牧渔业实现产值5450万元。培训农民工1200人,发放证书200多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300万元。大力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三产服务业,分别在东甘沟、沙坪、什家湾、红庙河等重点示范村,新建30户以上的农家乐集群6个,接待游客能力超过10000人。发展种植户260余户,扩展药源基地1588亩。鼓励农民以种植小秦九、西洋百合为主的中药材,发展种植大户1500户,实现亩产超过1500元。 (柞水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