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综合信息

新型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推广应用

日期: 2007-07-19 00:00 作者: 来源:北京城乡经济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可再生新能源种类繁多,生物质则是一种唯一可固定碳的可再生能源,被视为世界上的一种新型重要能源。新型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的开发利用,将会大大造福于农民。

  新型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的应用现状和意义

  新型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以农村生物质(玉米芯、秸秆、稻壳、花生壳、稻草、木块和树枝等)为原料,通过裂解气化进行能量转换,生产出可燃气体(秸秆燃气,以CO为主的混合气体),然后通过管网送入用户或其他用气处,用来炊事、取暖、发电等,替代了煤气、天燃气、石油液化气和煤等燃料。

  在全国,新型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的研发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但成功推广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我们认为该项技术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经进一步了解该项技术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技术标准以及全国各地的应用情况,2006年5月,由区科委牵头,组织大地村、解村村干部,赴辽宁省的3个示范村和沈阳富城生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对该项目的技术、投资、设备进行了详细的考察,重点了解了秸秆燃气技术难点“油气分离”解决方案、焦油含量、秸秆产气量、气体的价格、建设模式、建设周期、资金构成、运营模式、售后服务,并与农户和村干部进行了座谈,了解农民和村干部对该项工程的认可程度。通过参观学习,村干部进一步坚定了建设生物质集中供气系统的决心。

  通过广泛调研和进一步分析,我们认为推广建设新型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符合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求;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对改变农村能源结构和农民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节约能源。应用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改变农民传统的烧柴、燃煤、燃气(部分)结构,减少了能源的用量,符合国家的发展能源战略。

  保护生态环境,符合怀柔区的功能定位。应用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每户的秸秆用量是直接燃烧柴草做饭的二十分之一,大大降低了柴草用量,减少上山砍柴对环境的破坏,且集中供气无烟尘排放,对生态环境是良好的保护。

  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柴草堆放,改善村容村貌。应用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可以充分利用生物质资源,减少农村家家户户门前屋后柴草乱堆乱放现象,有利于农村环境治理。

  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别。应用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彻底改变了农民千百年来直接烧柴做饭、取暖的落后生活方式,农民“冬天下雪一手冰,夏天雨来两手泥,一日三餐不能少,烟熏火燎泪成行”的生活状态,被“两人烧火,全村做饭”的快乐取而代之。有效缩小了城乡差别,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减轻农民负担,降低生活支出。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党的“三农”政策的逐步落实,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煤、电、气等餐饮炊具、灶具在农民家庭中大量应用。但受不可再生能源需求量的增加,传统能源价格不断上涨,农民生活负担加重。采用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运行成本低,每公斤秸秆可产气2立方,每立方气售价0.3元左右,3口人之家每天可用气2-3立方,每天燃料支出为0.6-0.9元左右。大大低于传统燃料的费用支出。

  怀柔区新型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的应用情况

  1、两个试点村的建设运行情况。

  在经过多方论证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区科委将大地村和解村“新型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列入怀柔区科技试验推广计划,进行先期试点建设,同时引进2家技术公司作支撑,对其所采用的技术进行比较,为进一步推广做准备。

  2、采用民主方法进行试点村的运作。

  大地村、解村先后召开了村干部会、村支委会、党员代表大会、村民代表会进行研究讨论。解村还组织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到河北省青县耿家屯村进行参观学习。村民代表分别到每家每户走访,了解村民对该项目的意见,并进行签字。两个村村民均100%同意投资建设该项目,并同在去年年底启动了该项目的建设。解村于2007年1月份完成了厂房建设和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进行了试生产,使用效果良好。大地村也在今年4月份,将燃气全部通到206户村民家中。

  3、多方筹集资金,共同建设试点村。

  区科委确定试点村后,农委对该项目也给予了重点支持。同时,争取水务局,农村改水项目支持,实施水、气管道同时铺设,减少了经费支出。大地村每户村民出资350元,重点用于气灶的购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项目得以顺利实施。解村生物质气化工程共投资240万元,308户,户均投资0.78万元。大地村生物质气化工程共投资180万元,206户,户均投资0.87万元。4、新型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应用效果。

  生物质用量大幅度减少。采用传统的直燃方式,平均每户日用量25公斤,年用量9125公斤。解村常住户数为105户,全村一年生物质用量为958125公斤。大地村常住户数130户,全村一年生物质用量为1186250公斤。采用生物质气化技术,平均每户日用量1.4公斤,年用量511公斤。按同样常住户数计算,解村一年生物质用量53655公斤,是直燃用量的5.6%。大地村一年生物质用量65700公斤,是直燃用量的5.5%。

  农民经费支出与其它燃料相比大幅度减少。以3口人之家计算,应用生物质燃气平均每月用60立方,每立方0.3元,全年为216元;用液化气平均每月用1罐,每罐80元,全年960元;用蜂窝煤每月120块,每块0.6元,全年864元;用秸秆、柴草直燃,每月750公斤,每公斤0.15元,全年1350元。由此可见,用生物质燃气的费用,远远低于其它燃料的费用。

  怀柔区发展新型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的优势

  发展新型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符合怀柔区功能定位。怀柔素以山青水碧著称,有“首都后花园”之美誉。怀柔区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被确定为“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围绕这个功能定位,发展清洁能源,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发展新型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怀柔区有丰富资源。怀柔区总面积2128.7平方公里,全区林地面积155352.9公顷,占到总面积的78%。可开发利用有林资源量为15万吨,农作物秸秆用于生活燃料大约有11万吨。全区可开发资源总量大约为26万吨。大地村按前两个月统计计算,生物质气化年用量为65吨。我们平均按每个村生物质气化年用量100吨计算,全区284个行政村,同时发展新型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仅需生物质资源2.84万吨。

  怀柔发展新型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有技术支撑优势。在试点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引进2家技术公司,通过示范均取得成功。其中一家焦油二次燃烧技术,有明显优势。其新型生物质气化标准符合国家标准GB13612-92,部颁行业标准NY/T443-2001要求。建设新型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必须注意的问题

  经过调研、分析,结合试点村建设,我们认为,在大规模发展新型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发展新型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一次性投入较大。从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状况看,大多数村都难以承受,需要研究、探索可行性的融资渠道和模式。

  2、市场混乱,建设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由于该行业属于起步阶段,掌握核心技术的建设队伍较少,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必须优选施工单位,以确保工程质量。因为这牵涉到千家万户的百年大计。

  3、燃气焦油二次燃烧尚未达到100%。在生物质气化油气分离过程中,每立方米气体含焦油低于3g,远远低于国家标准,但对分离后的焦油进行二次燃烧现只达到80%。

  发展新型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的几点建议

  1、制定发展规划,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逐步实施,确保工程建设真正造福百姓,预计三年内发展50-100个村。

  2、制定鼓励引导政策,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发展新型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是一件利国利民,造福子孙万代的大好事。由于一次性投入较大,快速发展受到制约,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制定鼓励引导政策,实现多元化融资。一是通过立项,向市有关部门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对实施村给予补贴。二是分解投资,采取区、镇、村、户四方出资共同建设的方法。三是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可采取适当收取包装费和运营利润办法收回投资。

  3、实行工程市场招标,确保优选施工队伍。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保证工程质量,按照法定程序,实行招标,并与施工单位签订“交钥匙”工程合同。

  4、整合科技资源,设立专项资金,对燃气焦油二次燃烧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研究,提高焦油燃烧转化率,减少焦油对环境的污染,使循环冷却水最终达到零排放。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对于优质低价燃料需求日益迫切,传统能源利用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农村现代化需求,生物质能源优质化转换势在必行,引进推广新型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对于改变农民现有生活方式,是一场革命,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也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摘自:京郊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