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门头沟区多措并举着力建设“节能型、循环型”新农村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在规划中体现节能减排。全面启动村庄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建设“节能型、循环型”新农村建设要求,相继完成11个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村庄规划编制任务。2007年将编制完成全区新农村建设村庄体系规划,完成南辛房等16个试点村村庄规划,建设节能环保新村镇。
二是全面启动“亮起来、暖起来、循环起来”三项工程,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大力提倡循环用水。完成妙峰山镇樱桃沟村84户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和北岭等地区沼气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在国道沿线主要村庄和旅游干线安装太阳能路灯1087盏。完成社区服务中心和潭柘寺镇雨洪与再生水利用工程。
下一步继续扩大太阳能、沼气等新型环保能源利用的范围,建设一批太阳能路灯示范村,新建大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工程、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工程各1处;搞好新农村建设住宅建筑节能示范项目,完成150栋建筑节能任务,目前各项工程进展顺利。实施斋堂水库下游日供水能力3100立方米联村供水工程,根本解决斋堂、雁翅两镇13个村9384人的饮水困难问题,有效减少地下水开采,确保水资源的持续、合理利用,目前该工程已全部启动。全力推进雨洪循环利用示范工程建设,年新增利用雨洪40万立方米;实施节水灌溉工程,新增节水面积8000亩,两项工程按计划稳步推进。
三是从百姓取暖做饭入手抓节能。已在全区安装炊事用生物质气化炉4000个,推广吊炕1000铺,基本解决全区3000余户供暖做饭问题。
年内结合“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按照党代会提出的“努力建设现代化生态新区”的战略目标,下大力、投巨资、分重点,着力从百姓取暖做饭入手,安装取暖用炉180台,炊事用炉1600台;安装节能保暖吊炕1.2万铺,目前各项工程按计划进展顺利。区政府再投资3000余万元,分三个区域(门城新城区、浅山辐射区和远山建设区)、三个阶段(告别粗放式挖煤阶段-告别破坏性砍柴阶段-使用清洁型能源阶段)和三个层次(门城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全部使用太阳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经济条件一般地区扶持鼓励使用型煤等能源,处于深山相对贫困地区政策补贴使用型煤、柴等能源)。
四是以王平镇垃圾分类资源化再利用模式作为试点先行,进一步摸索、总结经验,完善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消纳和污水处理设施。年内新建5座垃圾楼和一批垃圾收集消纳处理设施,建设斋堂垃圾填埋场。
2006年门头沟区万元GDP能耗下降2%。2007年万元GDP能耗预期目标是下降3%。(供稿单位:门头沟区农委)
相关新闻
- 凝心聚力建设富裕新农村---鄄城县彭楼镇王堂村新农村建设轨迹白描 2018-09-25
- 惠南镇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 201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