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莱芜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新农村
从莱芜的情况看,地域小、不带县,大企业比较多,工业化程度比较高,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城乡一体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说明,城乡一体化发展,符合莱芜实际,是加快莱芜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具有莱芜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成为“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的一大热点。
市经贸委的同志认为,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就是城镇化、工业化的过程,就是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过程,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
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加快新农村建设,既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个问题上,早抓和晚抓、有意识地抓和无意识地抓效果截然不一样,工作主动,事半功倍。莱城区委书记郑金启说,莱城区坚持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统筹抓,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以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促进农村工业化,初步呈现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向。一是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去年以来,全区重点规划建设了莱城工业区、生态旅游区、农产品储藏加工集中区、林果畜牧等特色农业集中区,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向工业区集聚,形成了特色板块经济。全区工业在农村三次产业中的比例达到56%,农民收入中非农收入占60%以上。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去年全区新发展经济作物2万亩、经济林1.5万亩,畜禽出栏量比上年增加200万头(只),像苗山、大王庄等镇的畜牧,和庄、茶业口等乡镇的林果,都形成了一定规模,朝着“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方向发展。去年全区共建设各类专业村120个,加工储藏能力达到91万吨,并有5家被新确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去年全区共完成投资3.6亿元,完成各类小城镇建设工程246项。截至去年底,全区建设农村居民新社区21个,可集聚2.9万人,全区城镇化水平达到48.9%。
钢城区委书记李乃俊说,钢城区始终强化城乡一体化这个导向,特别是今年以来进一步加大了城乡统筹力度,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统一规划,编制完成全区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规划和中心村、居民点布局等专项规划,使村庄规划覆盖率达到80%以上。同时,积极引导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资产向农村流动,城市产业与农村对接,促进人员向城镇集中、土地向大户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对钢城区艾山街道办而言,一个重要的实际就是东西部发展相对不平衡。东部各村(社区)充分发挥背靠莱钢及靠近城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配套经济和城市经济,经济基础相对较好,而西部各村经济基础则相对薄弱。因此,艾山街道办主任刘俊祥说,要实现艾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形成东部以钢铁企业为龙头,中部以三产企业为主体,西部以品牌农业、旅游农业、农产品加工为基础的块状经济格局,大力实施东西部优势互补,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良好格局。
钢城区里辛镇党委书记秦蕾说,今年以来,里辛镇立足实际,突出抓好“三个转变”,努力谋求“三个突破”,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立足“农民向工人”转变,在培育新产业上谋求突破,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立足“农民向市民”转变,在加快城市化上谋求突破,推动农民向城镇集中。立足“农民向商人”转变,在发展三产服务业上谋求突破,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莱芜日报)
相关新闻
- 莱芜黑猪肉获省城居民青睐 2015-01-14
- 莱芜30家优质农产品专营店正式落户济南 2014-10-23
- 农超对接直营店开进济南 莱芜产济南销成产业链条 2014-09-01
- 山东莱芜肉蛋价格略涨幅 节前物价总体稳定 2009-09-16
- 莱芜市及早做好“三夏”生产准备工作 2009-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