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克东县发展“一村一品”推进新农村建设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克东县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已经由原来的分散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转变,形成了“一村一品”式的经营模式,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于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一村一品”格局的发展现状
克东县“一村一品”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就形成了以玉岗镇为龙头的食用菌生产的专业村镇格局。当时镇建加工厂,各村各户进行种植,由镇食用菌厂提供菌种和种植技术,并派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各村的积极性都很高,玉岗镇食用菌厂在当时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高度赞扬,在此之后陆续形成了以“一村一品”为特点的种养殖格局,玉岗镇永久村、忠良村油豆角专业村,名山乡龙泉村韭菜专业村,宝泉镇治安村马铃薯专业村,玉岗镇永久村仔猪贩运专业村,玉岗镇北兴村奶牛专业村,润津乡安业村、玉岗镇中兴村大鹅养殖专业村,润津乡和平村果树专业村,金城乡光辉村养貉专业村,克东镇蔬菜大棚专业村,宝泉镇护路村生猪养殖专业村,昌盛乡兴隆村干菜生产专业村等。由于各专业村的生产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生产、技术服务、销售等环节上都有了一定的优势,使村民的收入有了较大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初步形成“一村一品”格局的专业村有10个,占全县98个村的11%,土地面积达3万亩,占耕地面积百分之三。玉岗镇和宝泉镇由于地处202国道和碾北公路的沿线,交通便利,加之距离克东镇和北安市较近的地理优势,这两个镇的“一村一品”格局形成的比其它乡镇要多一些,要完善一些,宝泉镇治安村的马铃薯生产和销售已经发展到了南方省份,形成了跨省式的“一村一品”。玉岗镇的永久村油豆角专业村已经与大庆市的几家冷库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形成订单式的“一村一品”格局。目前,宝泉镇治安村马铃薯、护路村生猪,玉岗镇北兴村奶牛生产、永久村仔猪贩运和油豆角生产,润津乡和平村果树生产等专业村已初具规模,均占人均收入百分之二十以上。“一村一品”格局的形成,对实现农业的集约化经营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一村一品”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作用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发展农村经济是至关重要的。“一村一品”是欠发达地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利用本地的有资料,不用过大的资金投入,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发展农村经济的方法。
(一)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确定适合本村特点的“一村一品”。地理优势、资源优势、能人优势等都可以作为确定本村发展“一村一品”的优势。宝泉镇治安村的土地适合种植马铃薯,加之距离克山马铃薯研究所比较近的地理优势,村领导主动与克山马铃薯研究所的专家请教,还与克山的马铃薯种植户交流种植经验,不断更新马铃薯新品种,取得了较好的收成和品质。同时利用山东老家的人员优势,首先在山东开发了种薯销售业务。经过几年的发展,由山东拓展到河北、河南,2003年成立了马铃薯有限公司,并建立了马铃薯协会。2005年把马铃薯的生产和销售业务拓展到上海等地。宝泉镇护路村“一村一品”的发展是充分利用本地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和能人优势的典范。各村可以借鉴护路村的经验充分发挥本村的各方面优势,并加以充分利用,就一定能够在发展“一村一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二)走出去,请进来,发展适合市场需求的“一村一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国内市场,带要面对国际市场,我县的传统当家作物大豆的市场行情,就受世界大豆产销的影响。无论是村干部还是普通农民,要不断汲取新的东西,适应市场的需要。只是坐在家里“靠”是没有出路的。玉岗镇永久村的仔猪生产和贩运,都把买卖做到了安徽、江浙等地,他们就是靠着走出去,到外面收集信息,交朋友帮助收集,行情随时掌握,信息随沟通,随便随时出发。各村也可以聘请能人来投资或指导生产,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发挥协会作用,建立有特色的“一村一品”。原爱国乡兴隆村的干菜协会,在发展豆角丝、茄子干、黄瓜干、窝瓜干等干菜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协会协调,兴隆村的干菜挂靠克东腐乳集团的品牌产品远销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并走进了超市。协会把成员有效地组织起来,各成员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广泛联系,使品种不断更新,销路不断扩大,有效地促进了“一村一品”的发展。
(四)较 政府职能,扶持支持各村发展“一村一品”。随着 在农村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政府的职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行政命令式的政府职能必须向服务型的职能转移。宝泉镇、玉岗镇积极为各村研究项目,发展“一村一品”。他们多以召开各村协调会,把发展“一村一品”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各村落实项目,协调资金。宝泉镇还把扶持种养殖大户,带动村级经济发展作为全镇近年的中心工作之一,宝泉镇现已形成养猪专业村,养牛专业村等“一村一品”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
三、发展“一村一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克东县在发展“一村一品”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村级组织职能作用发挥的不好,不能适应“一村一品”的需要。在发达地区村级组织基本上都能够是支持者,是后盾,是靠山,但从目前看村级组织的这个作用没能很好的发挥。
二是比较散,形不成合力。缺乏有效地组织,没有把人心扰到一起,各行其事,形不成合力。
三是缺乏抗击市场冲击的能力。规模还是比较小,经不起市场的冲击。
四是在政策、资金等方面还缺乏支持,主要靠农民自身的力量很难形成“一村一品”的格局。
四、发展完善“一村一品”的主要对策
一是转变政府职能,从各方面支持发展“一村一品”要从政策上、资金上、技术上、服务上,多角度、全方位支持发展“一村一品”。
二是充分发挥村级组织作用,选好带头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使村级组织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组织者、领导者。
三是积极发展各业协会组织,村级协会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发展“一村一品”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形成了合力。
四是政府及各界大力支持,增强抗击市场的能力。有的村在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形成“一村一品”是有困难的,这就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界,增加投入,发展“一村一品”式的农村经营格局,加速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步伐,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是依据本地发展“一村一品”的实际,因地制宜建立“一村一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