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综合信息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建设

日期: 2007-04-03 00:00 作者: 来源:内蒙古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近日,记者来到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土龙岗村采访,村民吴瑞祥指着大棚里的黄瓜高兴地对记者说:去年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一亩地黄瓜收达到2万多元.今年他又建了一栋蔬菜大棚,科技人员帮他引进了新品种,今年又将是一个好收成。

  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建设过程中,巴林左旗各级农业部门发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为着力点,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目前已在全旗165个行政村开展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共培训农牧民15万多人,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旗委、旗政府以增加农牧民收为核心,以发展特色农牧业、有机农牧业和抗灾避险农牧业为重点,以基地项目建设和农畜产品深加工建设为支撑,做大羊、笤帚产业,做强牛、瓜菜产业,做特鹿、肉驴产业,以形成旗有区域、乡有特色、村有专业的板块经济格局。他们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农牧民培训活动。农口各部门以村为基本单元,选择产业规模较大、科技文化素质较好、辐射带动力强的农户为核心示范,培训农牧民。按照生产周期,采取“农民点菜、老师配单”的培训形式,技术人员巡回办班讲课、播放实用技术录相、发放科技资料和科技明白卡、现场指导服务,帮助农民掌握从事主导产业的生产技术及农产品相关知识。

  林东镇土龙王爷岗村无公害设施蔬菜大棚种植,是这个村的主导产业。为了提高生产浆效益,做大做强蔬菜产业,科技人员培训时指导农民推广设施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如暖风炉应用、滴灌技术、卷帘机应用、新品种试验示范等。村民曲占奎去年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实施滴灌技术,一亩地增收200多元。红卫庄村村民车建民通过科技培训,他引进硬果型西红柿、青椒,不但调整了品种结构,产量还提高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