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综合信息

辽宁锦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日期: 2007-03-12 00:00 作者: 来源:辽宁金农网 【字体: 打印本页

  锦州市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深入开展农民教育活动,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升级步伐,快速发展县域工业,积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全市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100个试点示范村建设取得预期成效,新农村建设实现良好开局,农业和农村经济在遭受旱灾的情况下仍然实现较快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80亿元,增长7%,新农村建设呈现新气象。

  农业升级步伐加快。在结构升级上,新增棚菜面积5.9万亩,完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01个。在增长方式升级上,新建高标准养殖小区170个,新增有机绿色食品认证49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8个。粮食仓储、供给、加工能力显著增强,继续保持省内领先地位。在经营模式升级上,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10大经营体系,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40户,带动30万农户,订单农业面积达到200万亩。转移农村劳动力7万人。对56个村实施整村推进式扶贫,2.5万人实现稳定脱贫。

  县域工业快速发展。全市各类工业园区和工贸小区达到74个,完成规模以上新扩改工业项目151个。黑山黑大、北镇沟帮子、凌海双羊和娘娘宫、义县七里河等一批工业园区不断发展壮大,国能黑山生物发电厂、五峰米糠油、光和密封垫、天宜不锈钢板等一批项目入驻园区。沟帮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升为省级开发区,七里河工业园区进入省重点支持园区行列。

  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完成了小凌河汇流口段河道堤防工程、绕阳河收尾工程及龙湾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新增灌溉面积13.2万亩,水土流失治理16.3万亩。人工造林36.2万亩,建设万树村庄115个,森林覆盖率达到23.3%。实施人工增雨(雪)作业,增加水资源2.7亿立方米。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8%。新建动物卫生区域监督所49个,形成了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动物卫生防疫体系,实现了重大动物疫病“零控制”目标。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确保了重大项目建设用地。锦州中心渔港和南凌一级渔港投入使用。加大水源地保护力度,实施了大小凌河扇地防海水入侵二期工程。新建农村饮水工程74处,解决了10.4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5015个。村通油路429公里,通油路村达到72.4%。公路大中修72.3公里,20个县乡客运站完成改造工程。

  (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