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村一品”渐入佳境
合肥市形成了135个共7.5万亩的“一村一品”优势、特色产业区域,比2005年增长了25%和30%。
长丰县:一是水湖、罗塘、左店、朱巷、杜集、双墩等乡镇共4.7万亩草莓生产基地,形成一大批特色草莓村;二是吴山、岗集、陶楼、三十头等乡镇的露地标准化蔬菜基地,形成一批南瓜村、冬瓜村、丝瓜村;三是水湖、下塘、双墩、杨庙等交通干线乡镇共7.8万亩反季节瓜菜基地,形成了一大批莴笋村、辣椒村、番茄村、花菜村等;四是陶楼、下塘等乡镇的甘蓝、黑豆等出口创汇蔬菜基地,形成甘蓝村、黑豆村等。
肥东县:长乐乡李六、旭光5000亩的香葱村,民族乡大塘、山王2000亩的反季节辣椒、西红柿村,长临乡罗家疃1000亩小萝卜村等,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肥西县:确定了合铜路的三河镇、严店乡,合安路的桃花镇、上派镇、花岗镇,合六路的官亭镇、小庙镇等七个乡镇为蔬菜业发展重点区域,形成了一批以瓠瓜、大葱、茄子、辣椒、西甜瓜等为主导产品的特色村。
包河区:大圩乡的3000亩葡萄、4000多亩的“两乌一蔓”类蔬菜、1000多亩的冬瓜、2000多亩的莲藕、3000多亩的雪里红,发展形势喜人,块状农业特点明显;义城的韦桥瓠子村、义兴的卫乡番茄村、烟墩青花菜及毛豆村等也各具特色。
庐阳区:有柴冲村、风景村的蔬菜业,十张村的香椿业等三个专业村。
瑶海区:形成了张店、王圩、群治等9个村(居)以蔬菜、丝瓜、雪里红、柿子等为主导产品的特色村。
产品品牌创建情况。全市蔬菜产业产品中:已注册商标
120个,共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51个,无公害农产品81个;有机食品1个,绿色食品5个。长丰县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专门机构指导农产品品牌创建,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8个,无公害产品13个,绿色食品3个,有机食品1个,注册农产品商标16个,其中“长丰草莓”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无公害草莓基地被国家标准委列为无公害草莓标准化示范基地,并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原产地保护。同时,积极抓好农产品推介宣传,筹办了第六届草莓节,广泛利用报纸、电视、农展等多渠道加大对全县农产品的宣传推介。肥东县成立了由分管县长牵头的无公害农产品领导小组,有5个基地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主要产品有蔬菜、无籽西瓜、莲藕、草莓、香葱、辣椒等。肥西县通过狠抓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促进品牌的创建,已认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7个,无公害蔬菜产品13个,“天都”牌袖珍菇被认证为“绿色食品”,获得“绿色食品”标识使用权。拥有3个注册商标,分别为“天都”、“天福”、“都市农夫”,另有“刘老圩”、“张老圩”、“清平”三个蔬菜商标正在试用。包河区强化以优质农产品服务城市理念,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水平,已认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5个,无公害蔬菜产品12个,尚有大圩乡的“乌菜”、“蔓菜”正在申报认证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庐阳区“三十岗”牌西瓜成功申报为“绿色食品”,同时正在积极申报“万青”牌蔬菜为“无公害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