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综合信息

驻马店遂平县着力培育现代新型农民

日期: 2007-01-31 00:00 作者: 胡金岭 王海洋 梁国栋 来源:河南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当农民就要当职业化农民。”这是河南遂平县嵖岈山乡魏楼村农民魏世秀对笔者说的一句话。前不久,作为河南省唯一的农民代表,他受邀参加了在陕西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杨凌农业高科技成果博览会,并在“中外农民创业论坛”上发表了30分钟的演讲。他本人靠科技发展无公害农业、带动当地1860多户农户致富的事迹经国内外许多媒体报道后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魏世秀只是遂平县新型农民中的一个代表。截至2006年年底,该县已涌现像魏世秀这样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化农民1000多名。

  近年来,遂平县的决策者认为,现代农业要做强做大,关键取决于农民的整体素质。为此,该县着力建立现代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体系,促进农民由农业生产主体向农业市场主体转变,把现代农民创业培训的目标定位在由培训技术操作者转变为培养“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大力推动农民职业化进程。去年以来,该县把促进农民职业化作为“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大事之一,全面启动了以劳动力转移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民培训工程。

  建立新型农民培训机制。该县财政设立了“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资金”账户,每年专门安排90万元教育培训资金,保障培训经费落实。该县充分整合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确定县农广校、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等5所学校为职业农民培训基地,突破以往农民科技培训的做法,选择农村种养大户、专业户、务工返乡人员等急需从生产型向创业型转变的农民作为培训对象。几年来,该县先后邀请省、市科研院校专家、创业成功人士来本县授课,先后对近2000名农民进行了创业培训。经过培训,这些农民的初次创业成功率在80%以上。在培训过程中,该县还要求对新型职业化农民的教育培训不仅要注重现代科学技术、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更要从思想观念、行为举止、生活方式等方面加以引导,从而造就更富时代特色的现代化、职业化新型农民。

  推进新型农民职业化。围绕提高农民自主发展和市场竞争能力,该县利用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资源优势,大力完善农村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在乡镇成立农业信息站,让农民通过上网了解外地市场行情,开通了市场“直通车”。该县每年还安排40万元专项资金给予职业农民贴息贷款支持,并先后安排1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产业大户的发展。

  职业化农民多了,为推动农业的产业化、科技化、集约化经营提供了动力和条件。目前,该县已发展特色种植42万亩,建成100亩以上的示范园区44个,培育出了“天碧牌”西瓜、“嵖岈山牌”白灵菇、沈寨“黑宝石李”等品牌,有10多个品牌注册了商标,12个农产品基地通过省、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这些品牌产品每年为该县带来经济效益2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