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综合信息

江西:赣州市新农村建设改水成效显著

日期: 2007-01-25 00:00 作者: 来源:江西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赣州市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改水工作,2006年完成了2530个改水点,使12.30万户、52.85万人受益,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50万人的改水任务。

  在新农村建设改水实践中,各地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创造了不少好的经验。兴国:实行“普惠制”改水。改水点多面广,全县共有489个新农村建设点,改水涉及25个乡镇、2个林场近7万人;资金筹措力度大,除用好上级改水资金的同时,县政府还筹措700万元用于补助新农村建设改水;及时兑现奖补政策,补助实物和工资,消除农户在补助资金管理上的猜疑。11月上旬就完成了全年的改水任务。安远:农村供水工程成立了改水理事会,对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改水进行建设和管理,实行“政府指导、理事会运作、群众参与”改水新模式,并出台了个人或股份制投资建设供水工程的优惠政策,全县新建小型自流集中引水工程78座,无塔式集中供水6座,解决了1.62万人饮水问题。赣县:采取县级指导、乡镇实施、协会支持、农民参与的办法,坚持“4321”,即四个统一(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政府采购、统一补助标准、统一验收标准)、三个不准(不符合标准的给水管不准使用、水质不达标的水源不准饮用、接水入户率不到位的工程不准拨款)、二个优先(具备接城镇自来水的优先、具备自流式引水的优先)、一个原则(不具备接城镇自来水和自流式引水的原则上要求采用无塔式改水),推进新农村建设改水工作,改水投入444万元,受益1.2785万人。石城:改水找准角色定位,着重“三管”(管好技术、管好质量、管好资金)齐下,完成36个改水点,完成投资125.08万元,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6750。瑞金:建管并重抓改水,改水工程严格按照规范程序建设,主要设备采取招投标方式,实行政府统一采购,工程完工后由新村办组织财政、水务、监察共同验收;同时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配套供水设施,确保工程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会昌:为使改水进度不受资金的影响,该县挤出部分资金(每个改水点争取了2000元)用于改水项目的前期工作经费,为顺利实施改水工程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改水资金没有及时到位的情况下,认真做好管材、设备的招投标,同时向各有关供货商赊购一大批供水设备和管材,加快了改水进度;同时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想方设法尽快筹集地方财政资金110万元,全面完成全县125个改水点,超额完成66个。大余: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物力、财力、水力资源,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设置改水模式,对全县116个改水点,分别采取自流引水、城市自来水供水、无塔式集中和单户供水模式,进行合理的设置;全县共投入资金284万元,惠及1.91万人安全饮水。

  (赣州市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