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综合信息

林甸县丰收村从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入手 全面建设新农村

日期: 2006-12-14 00:00 作者: 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林甸县丰收村抓住纳入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有利契机,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分类推进新农村建设,现将推进情况做以简要总结:

  一、发展现状

  花园乡丰收村位于G015国道西15公里处,永丰路北,是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业生产专业村。全村560户,2,098口人,目前,全村奶牛达到5,500头。现有耕地面积2.3万亩,草原面积1.5万亩,人均占有量分别为10.8亩和7.15亩,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饲草饲料;林地5,205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0.5%,畜牧业服务体系得到长足发展,现有标准化防疫站所1处,奶站6处,其中达到标准化5处,畜牧工作人员17人,其中,专职兽医8人,专职防疫员5人,繁育员4人,服务网点覆盖全村,为畜牧业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户均存款可达到10万元。争取上级扶持资金92.97万元,自筹资金100万元,完成红砖硬化通村路4.5公里、通屯路10.7公里、屯内路10公里,实现了“屯屯通”,既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便利,又方便了出行,促进了全村经济的发展;全村有小学、卫生所各1所,砖瓦房633间,砖瓦化率达到41%,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到1930人,参保率达到92%以上,有大小型农机具560台套,新打机电井341眼,配套机电井66眼,抗旱保收田面积达1.98万亩,电话入户率95%。有党员51人,党支部大力加强村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县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预计全村2006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250万元,其中,畜牧业产值达到2,34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2%以上,农民人均收入实现5,200元。

  二、主要作法

  丰收村按照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村情实际,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2006年9个重点建设项目:

  (一)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切入点

  一是屯内路铺装项目。计划完成49条35.9公里,上土14.3万立方米的屯内路土建工程,修排水干线7.18公里。通过“一事一议”,动员群众自筹资金43万元,采取招投标的方式,招来6台套修路机械,于5月20日开工建设,目前已全面完成土建工程,达到待铺状态。同时计划在每屯各硬化两条主干道,全长10.7公里。目前,省纪委投入30万元,县交通局投入50万元,村集体自筹40万元,已完成红砖硬化10.71公里。二是抗旱保收田建设项目。计划新打配套机电井53眼,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2万亩,耕地基本建成抗旱保收田。目前,农民自筹钻井资金33.21万元已到位,已打完机电井34眼,同时通过市里出台的农民自筹打井资金,市里负责井上配套的政策,新打的34眼井均已配套。纳入2006年计划的其余19眼井受配套数额限制,纳入到2007年计划。目前旱涝保收田面积达到1.98万亩,抗旱保收田面积达到88%。三是新建改造房屋项目。全面启动“康居工程”,引导农民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建设新型住宅。计划新建、改造房屋50户,152间,砖瓦化率达到47.9 %。目前已全面完成。

  (二)把完善畜牧服务体系作为奶牛标准化养殖的牵动力

  一是加强奶牛协会建设。为了方便奶农送奶,保护奶农利益,增强奶牛业发展后劲,2005年,丰收村在8号屯组建了鲜奶收购专业合作社,自筹20万元完成了奶站厂房建设,使全村标准化奶站达到6个。目前,运输、冷存及榨奶设备正在争取项目支持,届时鲜奶收购专业合作社将覆盖全村,为百姓送奶提供便利,为稳定奶价提供保障。二是推进奶牛标准化养殖。2006年全村奶牛计划发展到5700头,目前已发展到5600头,其中50头以上大户2户,20头以上大户35户,在永丰路南侧新建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1处,可容纳养牛大户40户,养殖规模达2000头,年可新增加收入240万元。为了引导农民向小区集中,我们加大小区内屯内路建设力度,投资1.5万元,新上土方6,000立方米,完成了小区内3条,1,500延长米的路基土方工程,使小区内的道路连接成网,并达到待铺状态。在此牵动下,目前小区内已有7户破土动工,其中2户已完成牛舍建设,5户正在建设中。

  (三)把公益事业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力

  一是加大村屯绿化建设力度。坚持以林业生态小区建设为载体,以绿色通道工程为重点,以新农村护村林、护屯林、庭院绿化为基本任务,按照谁造谁有谁管理的原则,把生态环境建设好。2006年,围屯沿路造林200亩,目前已全部完成。 二是发展有线电视入户项目。2006年,有限电视入户率达到50%,需资金16.21万元,其中农民自筹3.24万元,争取上级扶持解决12.97万元。目前,自筹资金已到位,近日县广播局将为百姓安装,计划12月末完工。、三是推进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供水、排水等设施建设,优先解决污染等饮水安全问题。通过争取国家、省、市的支持,完成2处改水任务,安全饮用水入户率达到100 %。该项目已全面完工。

  (四)把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丰收村重点对丰收3号进行环境整治,逐渐消除“脏、乱、差”现象,重点推广农村能源沼气项目,新建示范户26户,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开展文明、卫生示范户创建活动,在每屯树立2个文明、卫生示范户标兵,从改变生活陋习、改善生活环境入手,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同时,强化“人畜分离,柴草出屯”、绿化、美化、亮化等措施,规划柴草、粪土统一堆放区各10处,做到垃圾、粪便集中存放,创建一个清洁、安全、文明的生产生活环境。目前堆放区规划已完成,正在实施中。

  在新农村建设的起步之年,丰收村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取得初步进展,但也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尤其受资金限制,农民和村集体的自筹能力有限,有些项目完成较难,还需要上级给予扶持。

  三、2007年项目建设实施计划

  下一步工作,丰收村计划着重抓好三项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二是进一步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在农民自筹、乡村投入的基础上,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协调包扶单位支持,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三是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在完善2006年项目的基础上,对2007年确定的重点项目,加大推进力度,尽快开工,早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