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现代农业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全面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需要,有利于加强农业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时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时期。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要求,把握发展趋势,明确发展目标,实施新的战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就要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首先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根本要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就要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上下功夫。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应加快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抓好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建设,抓好关键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研发,进一步在农作物和畜禽水产良种繁育、饲料饲养、疫病防治、资源节约、污染治理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上取得更大突破,进一步加强对物种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改革传统耕作方式,推行农业标准化,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缓释氮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等适用技术,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加强农业设施建设。农业设施建设的如何,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各地区应根据本地的实际,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应逐步实现全国所有乡镇通油(水泥)路,东中部地区有条件的建制村通油(水泥)路,西部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健全农村公路管护体系。
第二要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就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保证粮棉油稳定增产的同时,提高养殖业比重,加快发展畜牧业和奶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和花卉产业,发展水产养殖和水产品加工,实施休渔、禁渔制度,控制捕捞强度;优化农业产品结构,着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重点发展优质专用粮食品种、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节粮型畜产品和名特优新水产品;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提高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气候条件适宜区域建设经济作物产业带和名特优新稀热带作物产业带,在南方草山草坡和西南岩溶地区发展草地畜牧业,在缺水地区发展旱作节水农业。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就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应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各级财政应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并可通过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发展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和“订单农业”。通过创新信贷担保手段和担保办法,切实解决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资金不足的问题。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值税改革试点。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等制度。
相关新闻
- 智慧育种赋能种业振兴,张家窝镇激活农业新质生产力 2025-06-09
- 郝鹏在沈阳专题调研现代农业时强调 以科技创新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 ... 2025-03-27
- 吉林通化推进百万亩棚室工程建设 棚膜经济成为稳固农业“压舱石” 2024-12-04
- 辽宁大连都市现代农业综合评价居全国前十 2024-12-04
- 广东惠州“土味”农产品秀出国际范 2024-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