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发展粮食生产

西藏:山南地区预计今年实现粮食总产15万吨

日期: 2009-11-12 00:00 作者: 来源:西藏农牧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今年以来,山南地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农牧业工作全局,真抓实干,战胜了上半年干旱、病虫害等不利因素,实现了农牧业经济持续、稳步、健康发展。全地区预计实现粮食总产15万吨,油菜籽总产1.4万吨,蔬菜总产5.85万吨,饲草总产9.4万吨。其中,蔬菜和饲草相比去年均有大幅增长。

  良好的农牧业基础带来丰收的喜悦

  面对去年“10·26”特大雪灾和今年大旱、洛扎“5·25”暴风雨雪灾害,山南地区以丰硕的收成来回应自然灾害的挑战。

  “都以为今年的大旱要让我的庄稼颗粒无收了,但政府及时为我们调度水源,还派来技术员指导我们复种、补种,家里的5亩地还比去年多收了200多斤。”粮食归仓后,乃东县克松居委会村民次培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大灾大旱后也可以有比往年更好的收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是凭着这份信念,山南地区早在年初就组织动员农牧民群众,大搞冬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改造中低产田、冬播作物田间管理、测土配方、农用物资调运供应等工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丰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山南地区还进一步提升农牧业科技含量,落实农机补贴4873万元,购买机具6219台(套),在乃东、贡嘎、扎囊、隆子等县落实测土配方示范区1万亩。

  农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有效促进了农牧业规模发展。今年,山南地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45.4万亩,粮经饲比例为60︰25︰15,在粮食取得丰收的同时,也保证了畜牧产业有效发展。1至10月份,全地区预计奶类产量达到3.63万吨、肉类产量达到1.65万吨。

  特色产业建设成为农牧业发展新亮点

  泽当镇的益西卓嘎每天天不亮,就起来装车运送藏鸡赶往拉萨市场。“忙是忙了点儿,但收入很可观。”益西卓嘎说,这几年,自己的养殖场规模不断扩大,年收入达几十万元。据悉,今年山南地区新增养殖大户94户,户均养鸡5000只。

  藏鸡特色养殖只是山南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方面,山南地区各涉农部门近年来均高度重视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记者从地区农牧局了解到,山南地区全年农牧业基本建设项目总投资有望突破2亿元,较去年增长85%。在强力项目建设的带动下,山南依靠不断发展壮大以禽类养殖和奶源基地建设为重点的特色养殖业以及以油菜、大蒜种植为重点的特色种植业,完善“三位一体”的农牧业项目运作机制,认真抓好特色产业开发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前三季度,以藏鸡为主的禽类养殖业不断发展,禽类总数达到185.41万只,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92.7%;黄牛改良3.61万头,完成年度总任务的80.2%;优质油菜面积达到6.3万亩,比去年增加1.3万亩;优质大蒜种植面积保持去年水平。

  “今年全地区的黄牛改良任务为4.5万头,1至9月份已经完成黄改3.61万头,为奶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奶牛养殖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之路已逐步形成。”山南地区农牧局局长丹增告诉记者,今年山南地区在继续建设好乃东县良种奶牛繁育基地、贡嘎县良种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隆子县改良黄牛种源基地的同时,还在乃东、贡嘎两县扶持、培育300户奶牛养殖专业示范户。

  支农惠农政策给农牧民带来实在好处

  “山南地区将农牧民增收作为农牧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栽摇钱树、广开致富路,进一步强化‘政策增收’,按照2008年10月出台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深入落实各项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山南地委书记、人大地区工委主任洛松次仁在地区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如是说。

  高要求带来了好成绩。1至9月份,山南依靠全地区实施的农牧业推广体系建设、农村能源沼气建设、草原生态建设、特色产业等38个项目,完成投资1.61亿元。尤其是特色产业开发带动群众增收作用明显,预计实现产值24159万元,实现总收入10070万元,带动人均增收826元。

  今年以来,山南地区坚持把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确保中央、自治区“扩内需”的政策给农牧民带来实惠;进一步强化“产业增收”,大力实施特色产业带建设,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进一步强化“转业增收”,全方位加强农牧民劳务输出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进一步强化“扶贫增收”,继续抓好科技扶贫、定点扶贫、小额信贷扶贫特别是抗灾扶贫,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同时,山南地区进一步贯彻党和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牧民增收。每年都能从乡里领到无偿或半无偿的化肥、农药、良种等农资的乃东县颇章乡夏果村村民强巴卓措感受深刻,他告诉记者:“仅仅每年春播时,政府给的各项补贴,都可以让我节省好几百元,成天高兴得见人就想笑。”一项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温暖着农牧民的心坎,也给山南地区农牧民群众增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