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发展粮食生产

2009年内蒙古玉米高产创建再次刷新了实测亩产超吨纪录

日期: 2009-10-26 00:00 作者: 来源:内蒙古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全国玉米高产创建内蒙古首席专家、内蒙古农业大学高聚林教授组装集成的“内蒙古平原灌区春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继2006年和2007年在内蒙古3大平原灌区6点7个春玉米品种实现超高产1~1.2吨/亩(籽粒含水率折14%,下同),2008年实现19个点8个品种(每品种5亩以上)亩产1~1.25t,万亩高产示范方实测平均产量913.2kg/亩,且连续刷新东北内蒙古春玉米区高产纪录后,2009年再传捷报,以喜人成果为祖国60华诞献礼。

  2009年9月25日至9月28日,由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成员和内蒙古自治区有关专家组成的测产验收小组,按照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中国作物学会玉米专业委员会、中国作物学会栽培委员会玉米学组“关于玉米高产、超高产田间测产验收方法和标准”对赤峰市、通辽市、呼和浩特市、巴彦淖尔市高产创建示范田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成果再创佳绩。

  农业部科技入户工程示范县赤峰市松山区全国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点,以安庆镇元茂隆村为核心区的11550亩玉米高产示范田,实测平均产量为1002.1公斤/,刷新东北内蒙古区春玉米万亩连片高产纪录,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松山区穆家营镇衣家营村百亩高产创建示范点,实测产量为1134.8kg/亩;夏家店乡三家村百亩郑单958高产创建示范点实测产量达1282.0kg/,刷新东北内蒙古春玉米区百亩连片春玉米高产纪录;其中3个点实测产量在1.3t/亩以上,最高产量达1342.8kg/,刷新东北内蒙古春玉米区小面积超高产纪录。

  松山区穆家营子镇大西牛村5亩先玉335实测产量为1281kg/亩。

  通辽市科尔沁区庆河镇顶合兴村11200亩示范田实测亩产为999.4kg;科左中旗花吐古拉镇关家村10840亩示范田实测产量为1017.0kg/亩;两处万亩示范田22040亩,平均单产为1008.1kg/亩;

  通辽市科左中旗舍伯吐镇民主屯村5亩郑单17实测产量为1092.2kg/亩;

  科尔沁区庆和镇顶合兴村8亩郑单958实测产量为1020.0kg/亩;13亩先玉335实测产量为1172.6kg/亩;

  金山种业园区2亩混播田(宁玉309:内单314=1:4)实测产量为1108.4kg/亩;2亩内单314实测产量为1202.0kg/亩;

  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场2亩金山27实测产量为1241.1kg/亩。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农牧民培训基地10亩连片超高产田实测产量为1029.4kg/亩。其中2亩内单314实测产量为1048.7kg/亩;2亩内单314行间覆膜模式,实测产量为1057.2kg/亩;2亩金山27实测产量为1000.6kg/亩;2亩金奥1号实测产量为1013.6kg/亩;2亩MC102实测产量为1026.9kg/亩。

  巴彦淖尔市干召镇宏丰村5个品种20亩连片实测平均产量为1080.5kg/亩;其中,5亩MC716实测产量为1159.2kg/亩;5亩京单28实测产量为1115.6kg/亩;2亩KX3564实测产量为1125.9kg/亩;2亩蒙农2133实测产量为1007.1kg/亩;6亩内单314实测产量为1051.9kg/亩。

  专家组认为,在2009年遭遇历史罕见的旱灾的情况下,内蒙古平原灌区玉米的产量突破充分证明了内蒙古玉米生产的巨大增产潜力和优势,是我国玉米种植领域的又一大突破。在实施过程中,示范区以科技入户为重点,结合农业部玉米高产创建、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和农业综合开发、自治区重点科技推广计划等项目,实行“家教式技术指导,保姆式田间管理”,提高了技术到位率;采取了选用耐密抗倒品种、增施农家肥、精量播种、合理密植、地膜覆盖、配方施肥、化控防倒、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一增四改”为核心的配套技术,并通过科学抗旱挖掘良种良法的增产潜力,实现了高产高效。这一成果将为带动提高内蒙古不同生态区玉米生产水平,提升内蒙古玉米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提供新的技术模式和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