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发展粮食生产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全膜覆盖玉米套种大豆示范长势喜人

日期: 2009-08-17 11:34 作者: 来源:甘肃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高楼乡玉林、八营等村3500亩全膜覆盖玉米套大豆示范种植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玉林、八营等村位于武山县西部,海拔1700多米,属于黄土沟壑半干旱区,年降水量350毫米,是武山县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农作物种植主要以小麦、洋芋、油菜为主,因干旱农业增收缓慢。2008年依托旱作农业项目,首次在玉林、八营片推广种植全膜玉米3000亩,亩产均在700公斤以上,是小麦亩产150公斤的4.6倍,按当年市场价每公斤1.4元计算,亩收入1000元左右。全膜玉米双垄沟播技术的引进推广,结束了该区域从来不种玉米的历史。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去年在该片推广原膜二次利用技术,通过农技人员高密度不间断地对农民指导压膜、护膜技术,落实原膜二次利用面积2500亩,加上今年新覆膜面积1000亩,今年该片落实种植全膜玉米套大豆3500亩,占该区全膜玉米种植面积的87.5%。

  主要做法:一是规模化种植。玉林、八营、斗敌、张门、柳滩连片种植全膜玉米4000多亩,其中全膜套大豆3500多亩。二是乡镇大力支持。高楼乡政府今年筹措资金5万元,为农户购置大豆种子1万公斤。三是强化技术服务,推广原膜二次利用技术,规范种植技术,指导农户做好压膜、护膜工作。四是推广应用良种。玉米种植品种为沈单16号,大豆品种为通农8号。经调查玉米平均行距58厘米,株距43厘米,双棒率50%,大豆平均行距80厘米,窝距50厘米,每窝3株, 每株14夹,每夹3粒。预计玉米亩产可达700公斤,在玉米产量不减的情况下,套种大豆亩产可达75公斤,按目前市场价每公斤4元计算,亩可增收300元左右,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该套种模式将成为我县干旱地区高效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出处:武山县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