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发展粮食生产

东海粮食连续五年总产过百万吨

日期: 2009-07-23 00:00 作者: 来源:江苏农业网 【字体: 打印本页

  东海县优化组织力量,创新粮食增产增效新机制,多措并举确保粮食既增产又增效。据了解,该县自2004年以来已连续五年粮食年均总产过百万吨。“截至7月6日,我们今年夏粮收购已达12830吨,小麦总产量可达40万吨,如果接下来水稻正常的话,今年粮食总产量可达105万吨,有望连续六年实现粮食年均总产量过百万吨。”县农业局局长吕伟说。

  东海县是全国第一批商品粮基地县、国家优质油料基地示范县、国家优质小麦示范县、全国农业综合实力百强县,“东海大米”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该县历来重视粮食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年增加,一大批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地修、改、扩、建。近年来仅在水利建设上就累计投入2亿多元,组织实施了疏浚县乡河道工程、沭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并在丘陵山区新打大口井200眼。在此基础上,该县大力推广主导品种和先进技术,先后在产粮大镇平明镇周徐村、条河村以及张湾乡马墩村、河南村、七里村建立了1万多亩高产示范区及8个千亩示范片,推广应用抗性强、高产、稳产中粳稻徐稻3号,并重点推广应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5大集成技术,以此带动了全县主导品种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全县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

  为加快农机化作业水平和步伐,该县还加强农机服务组织建设,积极扶持、引导、培育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据了解,目前该县共有种植业合作社33家,农机合作社3家,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1%,节本增效增产优势十分明显。吕伟告诉笔者:“万亩示范区水稻平均亩产668公斤,较全县平均亩产量增加105公斤,全县92万亩水稻平均亩产563公斤,创近几年来水稻单产最高纪录。示范区良种覆盖率100%,每亩水稻累计节本增效260元,促进了“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稻米生产的发展,提升了东海稻米产业的品位。

  在万亩高产增效创建活动的基础上,东海县创新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引导种粮大户、家庭农庄等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该县种粮面积5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达到1092户,规模种植水稻面积9.9万亩、小麦9.4万亩。市新兴种业有限公司也在示范区建立了1200亩的原种繁殖田,有效带动了全县稻米产业的发展。

  此外,为使粮食生产能够规模经营,提高产量和品质,该县还在全市率先进行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在全县建立“1+21”土地流转服务格局,即县级成立1个土地流转指导中心,乡镇成立21个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实现土地流转服务全覆盖。据了解,去年该县新流转土地4万多亩,初步形成土地流转有形市场,有力推动了全县粮食规模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