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发展粮食生产

宁夏:种子产业助推宁夏粮食连续五年增产

日期: 2008-12-25 00:00 作者: 来源:宁夏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种子是农业科技的特殊载体,对农产品品质和单产水平有重要影响。2008年,宁夏粮食总产预计达到329万吨,实现连续五年增产、再创历史新高,这些成就的取得受惠于中央及自治区一系列支农政策,也得益于自治区确定的特色优势产业——种子产业的长足发展。

  不断引进示范新品种。近年来,我区加大了新品种引种力度。到2008年共引进1400多个区外、国外农作物新品种,全区共审定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170个。宁夏区域试验、示范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开展各类试验共涉及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瓜果蔬菜等23种作物,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审定体系。有20多个农作物品种完成试验程序,通过自治区审定,在生产中得到大面积推广种植。玉米作为宁夏主要农作物,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达到45.7%,成为宁夏粮食产量第一大作物。

  加快新品种推广更新步伐。全区建设新品种展示园区3个,建立集中连片展示、示范点近30个。通过把不同品种的不同密度、施肥水平等良种良法配套展示,探询适合当地特点的种植技术。以优良品种为主导,以示范样板为手段,以配套良法为支撑,以培训网络为保障,使优良品种进村入户,新品种推广速度明显加快,春小麦、水稻、马铃薯、胡麻、玉米等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后迅速应用到农业生产,为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切实加强市场监管提高统供率。全区各级种子管理部门强化供种质量抽检,阻止假劣种子下地;强化种子生产田间检验,把好种子生产源头关;强化种子质量纠纷田间场鉴定;强化种子市场检查,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今年,全区93家种子经营企业为生产提供各种优良作物种子3000多万公斤,较去年增长20%。小麦、水稻、玉米良种统供率分别达到40%、65%、100%。全区推广农作物优质新品种增加农民收益10多亿元。

  种子产业优势进一步显现。全区已建设马铃薯脱毒种薯、优质水稻、小杂粮、杂交玉米、小麦等良种繁育基地8个。小麦等常规作物种子繁育基地稳定在10万亩左右,年产种子4000万公斤左右,相当数量销往外省区;玉米制种规模达到10万亩;马铃薯脱毒基地4个,年生产脱毒种薯2000万粒;西甜瓜、蔬菜等繁(制)种面积8万亩,种子销往全国各地。与美国、日本等国家及我国台湾等地区进行瓜菜种子的生产合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