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发展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隐忧呼唤植保专业化防治

日期: 2008-10-15 10:30 作者: 江娜 来源:农民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像黑龙江省,病虫害不发生则罢,一发生就是5000~7000万亩,5天内必须把药打完。没有专业化防治队伍根本就防不住。”10月8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在北京召开了植保专业化防治座谈会,黑龙江省植保站长陈继光的这番话,让来自12个粮食主产省的植保代表频频点头。

  目前,我国农业分散经营、农民一家一户防治水平低、难以及时有效地控制病虫危害,已经成为粮食安全的一个重大隐忧,推进植保专业化防治刻不容缓。

  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离不开专业化防治

  我国是农作物有害生物发生较重的国家之一,常年发生面积在60~70亿亩次,尤其是粮食作物的水稻“两迁”害虫、小麦条锈病、蝗虫等重大病虫,发生范围广、暴发性强、传播快、危害严重。目前各地的病虫防控大部分还是以农民单户分散防治为主,往往这片地打药,虫子飞到那片地;那片地打药,虫子又飞回来,不仅效果差、效率低、而且增加防治成本。这倒在其次,更让人忧心的是一旦暴发重大病虫害怎么办?比如蝗虫暴发,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必须迅速组织大量人力同时集中“火力”灭蝗,否则蝗虫躲过这几天起飞了一切都晚了。以我们目前的单家独户的病虫防治状况,5天之内能调动多少农民?他们又能防治多大面积?这些问题让参会的很多植保站长手里捏了把汗。居安思危,建立一支专业化防治队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要措施,也是目前植保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什么植保专业化防治要求越来越迫切,这也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个大背景息息相关。目前农村生产者老龄化、妇女化日渐突出,而植保这个工作一是病虫防治技术本身要求较高,二是涉及到农药这一特殊生产资料,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危害;三是打药的喷雾器械和水、药等加起来重达几十斤,劳动强度很大。因此,推进植保专业化防治既能较好地解决当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农民提供适时有效的服务,又是一项拓宽农业生产服务领域的有益探索。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我国政府极为重视的问题。农药是一种特殊物品,如果对施用农药的品种、用量、时间、施用方法等关键技术把握不准,很可能导致盲目、过量用药,引起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或者破坏生态环境、施药者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等等。这些关键技术要求千千万万分散农户完全掌握是不现实的,这也要求一支专业化防治队伍的出现。推进专业化防治才能保证人们菜篮子里的蔬菜没有农药残留;才能合理用药,减少环境污染;才能有效保护好施药者自身的安全。

  起步阶段的专业化防治已经初见成效

  近几年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加大了对植保专业化防治的扶持力度,各地也已经开始行动起来,并已初步显现成效。

  湖南省在53个县开展水稻病虫专业防治,探索“协会+公司+农户”、“公司+农户”等多种组织模式运行和管理经验,并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对机动喷雾器购机补贴,扶植机防专业队伍建设。江苏省大田累计开展专业化防治1120.4万亩次,占防治总面积的34.4%,全省水稻穗期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1900万亩次,覆盖率达30%以上。

  专业化防治的效果早已得到证实,湖北省曾经对10个县的中稻病虫害防治做过一个详细调查。二化螟枯心率,黄陂县统防统治区0.13%,农民自己防治区2.11%,不防治区20.98%;稻瘟病(7、8月)病穗率,保康县统防统治区3.4%,农民自己防治区17.3%,不防治区26.9%。10个县中,差别最大的英山县,综防区相对于未防区的挽回损失率57.6%,农民自防区相对于未防区的挽回损失率27.8%,综防区比农民自防区效果好了一倍以上。

  安徽省肥西县严店乡植保专业服务合作社会长马永新告诉记者,他们在当地劳光村承包防治的6000亩一季稻,今年亩产水稻588公斤,较非专业防治区增加7.6%,亩增产值68元;专业防治区较非专业防治区每亩节约农药30元,节省人工每亩15元,合计节本增效113元。另外,合作社一个机防队一天就可以防治300~500亩,为外出务工户解决了后顾之忧。

  专业化防治任重道远亟需扶持

  尽管植保专业化防治已经初现成效,但是目前,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国的专业化防治水平还很低,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机制问题。

  代表们认为,首先专业化防治队伍必须坚持市场运作的方式。会上,一些来自一线的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介绍了各自的运行模式,湖北省孝南区陡岗镇朝阳民营植保机防队年初与农民签订全程承包合同,水稻病虫防治从买药到施药全部由机防队承包。安徽省凤台县机防队只收劳务费,防治用药根据病虫情报由村里直接从县植物医院购进,村民全年付给机防队每亩15元的“统防统治劳务费”,其中包括小麦5元,水稻10元,不足部分由村委会统一结。同样收取劳务费,广西永福县不是按亩来收的,而是按一背桶水4元的价格收取。除了合理收取费用以外,辽宁省辽阳市灯塔镇专业化防治组织还印发了《农民满意调查表》,力图加强服务、扩大市场。负责人戴威武说,现在灯塔镇越来越多人知道“病虫防治找小戴”这句话,专业化防治队伍越来越壮大。

  在坚持市场化运作的前提下,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也是很多代表的呼声:农业本来就是弱势产业,病虫害防治又有特殊性,每年就那么几次,大部分时间没活干,所以把专业化防治完全推向市场是不现实的。而且病虫害防治并不是农民自己的事,它直接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政府应该也必须扶持。政府扶持就要补贴物资装备,植保器械投入很大,从目前成立的专业化防治队伍来看,大多都是政府出资或补贴购买器械才成立起来的。不但要补贴,还要建立一定储备,广西植保站站长王凯学认为:“对病虫这种特殊自然灾害,国家应该在物资装备方面加大投入,像防汛一样储备一批到了关键时刻拿来就能用器械、药剂。”除了物资装备,还有人的问题。有的地方有了器械没人愿意干,一则收入较低、不稳定,很多农民觉得不如出去打工;二则天天和农药打交道有一定风险,防治队伍的人员安全怎么保障?这些问题政府都应该考虑到。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植保专业化防治是适应现阶段农业生产要求的新型组织形式,对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安全、质量安全已经生态环境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农业部正在加紧出台关于推进植保专业化防治工作的意见,下一步将加大扶持力度,大力促进我国专业化防治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