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发展粮食生产

“稻强米弱”高价稻谷背后存隐忧

日期: 2008-09-17 16:22 作者: 来源:农民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江西占我国早稻商品收购量的4成左右。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江西抢购早稻十分激烈,早稻开秤价破历史最高纪录,并持续高走,部分地区已出现“稻强米弱”,早稻收购价与市场米价形成倒挂。专家认为,高价稻谷引发的企业市场风险、银行资金风险和部分农民惜售等风险将在后期集中显现。

  早稻价格发“烧”稻米价格倒挂

  江西省农业厅厅长毛惠忠介绍,今年江西早稻是一个难得的丰收年。根据江西省统计,今年江西全省早籼稻播种面积2078.3万亩,比上年增加19.5万亩;预计总产量将达到155亿斤,比去年增加6亿斤。

  7月底,早稻上市之初,记者在江西粮食主产区的鄱阳湖地区、吉泰盆地、抚州等地了解到,今年江西早稻收购价格已高开,普通早稻产区销售价格在90~95元/百斤。根据江西省价格监测部门统计,与周边几个省份比较,江西早稻开秤上市价格偏高,打破了江西早稻开秤价的历史最高纪录。

  但早稻价格并没有因供应量增加、价格高开而低迷,反而一路走高。江西省价格部门监测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常规早籼稻收购价每百斤提高了13元至15元,增幅达到16%~20%。随着收购的全面展开,收购价格也随之高走,早稻收购价8月中下旬常规稻产区上涨到了94元/百斤,销区则达到了99元/百斤。江西鄱阳县等一些粮食主产区普通中等早稻销售价格达到100元/百斤,鹰潭等地普通早稻上车价达到106元/百斤。

  记者采访发现,江西部分地区已出现“稻强米弱”,早稻收购价与市场米价形成倒挂。江西省8月中下旬的价格监测显示,江西九江市区库点普通早稻收储企业挂牌收购价为每百斤94元~95元,较开秤上涨2至3元;早籼米出厂价格每百斤上涨2元至3元,折成原粮后低于稻谷价格涨幅。江西省最大的民营粮食收购加工企业、江西百乐集团负责人介绍,新余市当地早稻收购价已蹿至95~96元/百斤,比年初上升14元/百斤,涨幅超过15%,而早米批发价现为132元/百斤,每百斤只涨了6元,涨幅不足5%。而且按早稻65%的折米率计,95~96元/百斤的单价折成早米至少应达到145元/百斤,同当前市场价形成了倒挂。

  早稻原粮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

  记者调查发现,国内外大米价差巨大造成周边省份集中抢购早稻,一些粮食加工销售企业投机心理加强,化肥等生产资料成本提高等因素是造成当前早稻原粮价格持续上涨的直接原因。

  由于近年来国际粮油价格大幅上涨,当前国际价格明显高于国内价格。目前泰国普通白米报价是国内同质大米价格的约2倍。不少大中型粮食购销加工企业都乐观地认为,国家后期将放松对粮食市场的调控力度。部分经营者认为国内粮油价格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开始大量收购早稻,囤积粮食。江西新余市金土地粮油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家企业已腾出了1亿斤库容,7月底就以每百斤90元的市场高价全力收购新早稻。

  同时,粮食生产成本的提高也直接推动市场收购价格的走高。根据价格部门对江西上饶市铅山县鹅湖镇石桥村村民种粮情况的随机调查,2008年早籼稻种植成本约为540元/亩,比2年前增加约35%。因此不少农民乐观估计粮食收购价格还可能上涨,准备待价而沽。

  另外,外省企业高价入赣购粮提高了江西省早稻收购价。江西省是早籼稻主产区,毗邻有广东、福建、浙江等籼稻主销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东、福建、浙江3省仅在江西省抚州市的合同订单就达到了2.6亿斤,常规稻最高购价达到115元/百斤(含到仓运费,剔除运费也达到105~107元/百斤)。此外,广东湛江储备库以111~112元/百斤的价格(含运费)在新余市购早籼稻,浙江省部分粮食企业委托粮食经纪人以93~95元/百斤的价格在景德镇市收购、以96元/百斤左右的价格在鹰潭市收购,广东的粮食企业以115元/百斤(含运费)的价格在萍乡市购粮。

  江西省内储备企业补库扩大了对新早稻的需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西省分行介绍,今年江西中央储备早籼稻轮换是按市场价随行就市收购,对市场影响较大。江西各级储备企业补库总共需要的早籼稻占全省商品量的1/3,早籼稻需求明显上升。

  “稻强米弱”背后藏隐忧

  江西省粮食部门专家认为,“稻强米弱”是对粮食后期价格高预期的一种反应。农发行江西省分行、江西省农业厅以及部分粮食加工企业分析认为,“稻米价格倒挂”的出现可能是暂时的,低米价是部分企业为抢占市场的非理性行为,但稻谷的高价格将可能传导到米价上,对今后国家物价调控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和风险。

  众多粮食加工企业拿着高价稻谷也面临重重风险。江西百乐集团等粮食加工销售企业认为后期米价存在不确定性,众多粮食加工企业盲目高价收购早稻将承受巨大的风险。由于沿海大量企业倒闭,早稻最大消费群体农民工数量减少,江西不少粮食加工企业销往广东等地的大米数量显著减少,价格低迷。

  早稻后期市场的不确定性对国家资金将是一个巨大的潜在风险。今年江西省金融部门核定各类国有以及龙头企业收购最高贷款额度80.5亿元,同比增加23.7亿元,其中国有购销企业57.6亿元,同比增加15亿元。金融部门担心,如果不在价格上进行适当控制,必将进一步提高收购价格,造成抬价抢粮之势,对银行金融信贷风险的防控也带来较大困难。

  农民并没有因为高价稻谷而处于风险之外。农发行江西省分行对目前基层粮食收购情况分析后认为,高价背景下的“稻强米弱”态势让相当部分农民将粮食收割上来后持粮观望、待价而沽,其中普通早稻惜售情况最为严重。这将影响收购进度,拉长早稻收购进程,后期农民售粮风险将明显加重。

  江西省价格监测部门、金融部门等建议,针对粮食收购竞争比较激烈、国家资金和企业风险增大等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早籼稻收购市场宏观指导,合理安排资金调度;及时发布粮食相关产品价格信息,适时引导粮农择机出售早籼稻,防止过度惜售。

  新华社记者 郭远明;罗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