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发展粮食生产

大庆 种下23万亩 收到46万亩粮

日期: 2008-07-25 08:36 作者: 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作为大庆市粮食主要作物的玉米,增产至关重要。大庆市新推出的23万亩玉米膜下滴灌,每亩可增产500公斤。如此算来,相当于大庆农民又多开发出23万亩的土地。

  也就是说,大庆市种植的23万亩玉米膜下滴灌的产量相当于46万亩耕地所产的粮食,腾出的23万亩耕地用来种植各种经济作物,能让农民收入大增。

  在肇州县托古乡宜林村,村民郑怀才的100亩膜下滴灌,已经有半个月没灌水了,但叶子仍泛着深绿色。据老郑讲,去年他家种了150亩的玉米,亩产600公斤,挣了10万元;而今年的100亩玉米亩产能达到900公斤到1000公斤,就是按亩产900公斤算,正好是去年150亩地的产量,如果按亩产1000公斤算,今年的100亩地要比去年150亩地还能多产1万公斤。如果按每市斤5毛钱算,能多卖出1万元。而且他家的100亩膜下滴灌玉米套种了3亩的草莓、豆角、茄子、辣椒,能卖3000多元。还有省下来的50亩地,他又种了茄子、蒜、黄瓜、辣椒等经济作物,老郑粗略算了一下,这50亩地能收入5万多元。

  虽是满面尘土,却无法遮掩老郑的笑容。“要是早用上玉米膜下滴灌这种技术,那地可就多出不少钱,不说别的,我这100亩地,还没全部利用上,就能多出6万多元,赶上种银子了。”

  眼下,今年“扣”上膜的农户都说捡了一个大便宜,每走到一处,都能看到洋溢在他们脸上的笑。而当初思想没有转过弯来,没“扣”上膜的村民,自己家的苗与别人“扣”上膜的苗一比,能差一米多,后悔得直拍大腿,林甸县黎明乡村民李勇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拉着记者的手诚恳地说:“看来,听政府的话是没错的,明年说啥也得把玉米‘扣’上膜,就是不知道还能不能给贴补了。”听了这话,在场的乡领导笑了,告诉他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随行的市农委副主任张士民算了几笔账,全市推广玉米膜下滴灌23.2万亩,按一般年景每亩可增产500公斤计算,仅此一项就可增产粮食1.1亿公斤,如果遇到干旱或特大干旱年份增产效果更为明显。如果每市斤玉米按0.5元计算,每亩可新增产值500元,扣除增加投入140元,玉米膜下滴灌比玉米常规栽培每亩纯增加收入360元。全市23.2万亩玉米膜下滴灌,一年可为农民纯增收入8000多万元。

  走出小村,天色已晚,可不少村民仍在田间忙碌。望着绿得深深浅浅的玉米苗,记者感到,秋天农户的钱包又可鼓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