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发展粮食生产

城口县夏粮夏油双丰收

日期: 2008-06-24 00:00 作者: 唐盛忠 来源:重庆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2008年,小春粮油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农业科技人员努力工作下,在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全力抗击冰雪灾害下,全县小春粮食产量比上年增2.6%, 油菜籽产量翻了一番。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小春粮油生产情况

   (一)小春粮食生产。全县小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82万亩,亩产180公斤,总产3.56万吨,比上年增903吨,增2.6%。分品种看:小麦播面0.29万亩,比上年减少0.09万亩,产量355吨,比上年减少102吨,减幅22.3%;胡豆播面0.43万亩,比上年增0.04万亩,产量381吨,比上年增47吨,增幅14%;豌豆播面0.46万亩,比上年增0.06万亩,产量395吨,比上年增52吨,增幅15.2%;洋芋播面17.99万亩,比上年减少0.07万亩,产量33919吨,比上年增993吨,增幅3%;杂粮(燕麦、苦荞)播面0.65万亩,比上年减少0.08万亩,产量557吨,比上年减产85吨,减幅13.2%。小春粮食生产分地区看:全县20个乡镇增产,占乡镇83.3%,4个乡镇减产,占乡镇16.7%。

    (二)经济作物生产。全县经济作物播面4.31万亩。其中:油菜籽播面1.57万亩,亩产109公斤,总产1724吨,比上年935吨。产量翻一番;中药材播面2.74万亩,比上年增加0.8万亩,增幅42.1%。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突出了特色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打下了基础。

    二、小春粮油增产的特点

    (一)播面稳定。小春粮食播面19.82万亩,比上年减少0.14万亩,减幅0.7%,主要原因是年初冰雪低温冻坏洋芋种,使部分乡镇缺种,减少了洋芋的播面。但整个小春粮食播面是基本稳定的。油菜籽播面比上年增0.68万亩,增幅76%,产量翻了一番,是最近10年来播面最大、产量最高的一年。

    (二)气候较好。元月份的冰雪灾害,我县洋芋大部分没有播种,对洋芋生产影响较小。2月份以来,气候较好,无涝无旱,小春粮油获得丰收。

    (三)病虫防治。今年,县、乡(镇)农技站大力开展了油菜、小麦蚜虫的防治工作,切实抓好了洋芋晚疫病的预测和防治工作。大力推广洋芋脱毒种薯种植,洋芋亩产比上年提高7公斤,亩产增幅4%,促进了小春粮食生产。

    (四)领导重视。2008年粮食生产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层层签订粮食生产责任书,明确责任。元月份发生冰雪低温冻坏了洋芋种,县、乡(镇)党政领导到村到户调查受灾情况,召开会议,落实救灾措施,组织调剂洋芋种,确保了今年洋芋的种植面积,同时,农业局加强了农资执法监督管理,保证了种子质量。

    (五)政策激励。国家免征农业税,种粮直补和油菜直补政策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种满种好了承包地。

    三、当前农业生产建议

    (一)加强农资市场管理。经调查,今年种子价格稳定,化肥价格上涨13%左右,农业比较效益不高,政府要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全面落实农业直补政策。

    (二)加强农业生产管理。目前,我县要抓紧洋芋收获,加强大春田间管理,提早作好防洪排涝、抗旱准备工作,搞好病虫害预测和防治工作,做好晚秋作物的播种准备工作,增种晚秋作物,提高复种指数,确保大春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农民稳定增收。(城口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