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庄峄城区三夏生产亮点纷呈
三夏生产展开后,区委、区政府在认真分析今年三夏生产所面临新形势的基础上,站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来安排部署三夏工作,靠前指挥,确保三夏生产安全有序进行。区农业局进一步增强了抓好农业生产、再夺丰产丰收、促进农民增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自觉把三夏生产、安全防火、作物创高产等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截止目前我区已收获小麦43.2万亩;种植玉米35.25万亩(推广优质专用玉米10万亩),地瓜0.6万亩,大豆2.45万亩,花生2.15万亩,其他作物 0.55万亩,蔬菜预留地2.2万亩。三夏生产全面告捷,凸显六大亮点。
一是夏粮产量高。结合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本着丰收不到手,管理不放松的原则,针对收获前期蚜虫危害,区农业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孙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峄电[2008]19号文件精神,切实抓好“一喷三防”工作,组织各镇(街)机防队和村机防小组约800余人,对全区受害麦田进行了两次混合性施药,施药面积达30万亩,小麦蚜虫及其他病害得到彻底根治,确保了夏粮不减收、不减产。今年小麦平均亩产477.7公斤,比去年增产32.6公斤,总产达20636.64万公斤,再创历史新高。
二是三夏进度快。自5月27日三夏工作开始后,我区针对三夏期间多变的天气特点,先后通过召开会议、印发传真等形式,动员全区上下牢固树立“虎口夺粮”的精神,借助有利天时和墒情迅速开展抢收、抢运、抢播工作。特别是在机械作业过程中,强化“统”的功能,实行统一调度、统一作业、统一收费、统一食宿“四统一”服务,开展集中连片作业,努力提高机械化水平。今年,全区共有5380余台农机具奋战在三夏生产一线,全区机收率达到99 % 。整体三夏工作时间比往年缩短6天。
三是防火措施硬。围绕三夏防火,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政法委书记和分管区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三夏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区、镇(街)、村(居)三级防火指挥网络;实行县级领导和区直部门包镇(街)、镇(街)领导包村(居)、镇(街)机关干部包地块三级帮包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防火责任状,并交纳风险抵押制,实行同奖同罚。大力推行“五个一”宣教模式,即:每村张贴一张禁烧公告、每路悬挂一幅过路标语、每户发放一份《致全体村民的一封信》、每天播放一期跟踪栏目、每个农村手机用户接收一条防火信息,全面营造“人人防火、家家防火、场场防火”的良好氛围。集中在中小学校开展以“家长向学生保证、学生向学校保证、学校向镇(街)保证”的安全防火“三保证”活动,全区共发放《致全体家长的一封信》28000余份。实行有偿举报制度,对举报人给予200元现金奖励;建立地块联保责任制,签订合同,互相监督,一户着火,十户受罚。与此同时,以镇(街)为单位,全区组建防火检查组15个,防火监督点70个,机动防火队伍28个,防火队员达到3420人,购置灭火器具100余台(套),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节假日不休,全天候巡查,确保了全区无一起火灾发生。我区防火领导力度之大,防范措施之严,防控效果之好,得到了省、市三夏督导组的高度评价。
四是柴油供应稳。我区针对今年农机用油紧张的实际,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确定辖区内中石化山东石油分公司、中石油为全区三夏农业用油供应单位,设立了5处专用加油站,在10处加油站设立了专用加油机,并公布了各加油点联系电话,实行24小时营业,特别在机械集中作业期间,积极与中石油、中石化联系,供应量由每天2—3吨,增加至每天20吨,确保了三夏所需。对于网点较少的镇(街),开展“送油到田间、服务到机手”活动,先后为机手送油50余吨。同时,区公安、农机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区加油站进行全天候排查,严厉打击拒供、限供、漏油、盗油等违法违规行为,较好地维护了加油秩序,保证了三夏农机作业用油。
五是秸杆利用广。结合麦田防火,本着“预防为主、综合利用”的原则,着眼治“标”, 注重治“本”,广辟秸杆的综合利用渠道,经多方努力,分别与中科公司、十里泉电厂及周边造纸企业达成了麦草收购协议,督促辖区内34个草场,敞开收购麦草。一方面作为造纸原料,一方面作为供电燃料,同时实施田间覆草,全区40余万亩麦草综合利用率可提高到90%以上,仅此一项农民可亩增收75元。
六是蔬菜销售顺。为切实抓好早春蔬菜销售,确保全区蔬菜运销顺畅,我们切实加强市场管理,农业、工商、公安等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对压级压价、掺假使假、欺行霸市等行为的打击力度,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大力推行以“统一制单、统一价格、统一跟磅、统一发款”为主的四统一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客户。同时,区农业局成立了蔬菜销售办公室,设立了服务热线,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切实保障了蔬菜销售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目前全区累计销售蔬菜878万斤,实现销售收入近800万元。 (枣庄市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