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发展粮食生产

山东省枣庄市夏收全面告捷

日期: 2008-06-17 00:00 作者: 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今年入夏以来,全市各级早部署、早准备,积极动员一切力量投入三夏工作,确保了三夏生产的顺利进行。截至6月15日,全市226.4万亩小麦已全部收获完毕,确保了颗粒归仓。共完成机收面积214.6万亩,机收率94.8%;完成夏播总面积215.5万亩,其中玉米167.8万亩,花生18.7万亩。

  总的来看,今年枣庄市夏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5月22日,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三夏工作会议,下发了农业生产、农机技术意见和中长期天气预报;派出了由市直农口部门负责同志带队的市政府三夏生产督导组。6月1日以来,市委刘玉祥书记、市政府陈伟市长,张志明副书记、陈兆同副市长、颜景安市长助理多次带领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乡村检查督导三夏工作。各区(市)、乡镇也都层层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形成了齐抓共管三夏生产工作的格局。二是社会化服务到位。各级涉农部门都积极立足职能,努力搞好农资准备供应、生产技术指导、农机作业调度、电力供应、麦收天气预报等全方位系列化服务。共调运储备了各类良种710万公斤,化肥15万吨,农药690吨,农膜1100吨;检修小麦联合收割机4000余台,拖拉机、玉米播种机等三夏作业机械3.2万台,培训各类农机人员2.6万人。三是收获期集中。6月6-12日,全市共收获小麦163.4万亩,以平均每天夏收面积在23.3万亩的速度进行,高的日收获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四是小麦产量高。据初步测算,全市今年小麦面积达到226.4万亩,单产可达到437公斤,总产98.9万吨,较上年分别增长6.2%、14.3%和21.5%,夏粮产量有望创历史新高。强化作物高产创建工作,全市小麦十亩高产攻关田亩产达到700公斤以上,万亩示范方亩产600公斤以上。五是机械化作业面积大。全市共组织近700名农机技术人员,分成120个服务小分队,积极搞好服务;在主要交通路口共设立了40余处农机接机服务站,落实“客机”2100余台,全市日最高上阵小麦联合收割机6140台,小麦机收率达到94.8%。严格落实三夏农机优先加油卡制度,建立了39个农机用油专供加油点,配设了44台专供加油机,已供应农用柴油近6000吨。六是三夏防火措施实。市政府与区(市)政府、区(市)政府或政法委与乡镇层层签订了三夏防火责任书;市公安局、市环保局、市农业局联合下发了《关于麦收安全和禁烧秸秆的通告》,在5月29日的《枣庄日报》上刊发,并在市电视台、市电台黄金时段播出。积极落实责任制,加强火源控制,实施风险抵押金,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引导消化利用秸秆,从根本上解决焚烧秸秆的问题。全市今年的防火成效非常显著,各级累计出动防火队、巡逻队2100多个、4500余人,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没有发生大的焚烧麦茬和场间火灾事故。

  下步,全市各级要进一步加大对三夏生产的指导和服务力度,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夏种、夏管和三夏防火上来。一是积极抓好抢种。没有完成夏种的地块,要抓住当前土壤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及时调剂种源和农用生产物资,努力加快夏种进度,积极适墒抢种。二是突出加强夏播作物管理。种子下地,管理上马。要搞好夏玉米、夏花生等的化学除草、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尤其要注意消灭灰飞虱,预防控制玉米粗缩病,确保夏播作物苗全苗壮。合理安排夏直播蔬菜茬口,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品种和播种时间,注重土壤和种子消毒,做好秋延迟蔬菜的育苗工作。果树在幼果膨大期及采果后要及时追施肥料,雨后及时中耕松土,搞好夏季修剪和病虫害防治。三是坚持不懈地抓好防火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秸秆禁烧确保奥运会期间空气质量的通知》精神,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抓好各项防火措施落实,严防死守,确保三夏期间不出现大的火情。同时,要及时清理麦田麦秸及周围杂草,多渠道转移消化小麦秸秆,积极开展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消除秸秆焚烧隐患。四是突出特色,搞好农业结构调整。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扩种高油、高蛋白、可加工优质油料品种,扩种度淡菜等高效经济作物和优质专用订单玉米,搞好种植业结构调整。突出抓好优质商品粮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一镇一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组织化进程。(枣庄市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