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发展粮食生产

临漳实施“三大工程”推进粮食生产

日期: 2008-06-05 00:00 作者: 杨柳风 程孟恩 张俊琴 来源:河北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初夏的一大早,临漳县农技站站长梁玉峰便带领2名农技人员,深入到临漳镇西五岔口村对该村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并现场指导农民如何防治小麦吸浆虫,这是该县为推进粮食生产而开展的科技下乡工程的一个镜头。

  为推进粮食生产,临漳积极实施政策惠农、测土配肥、科技下乡三大工程,使全县粮食生产实现了自2004年以来连续4年增产的目标。全县小麦、玉米商品率分别达到57%、90%以上,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县。

  2004年以来,临漳连续3年实施良种补贴项目,累计补贴面积49万亩,补贴资金490万元,有效降低了农民种粮的成本。同时,该县以良种补贴项目为契机,积极发展优质粮生产,推广应用了优质小麦衡7228、邯6172,优质玉米郑单958、蠡玉16、先锋32T24等新品种,使全县粮食品质日渐提高。2007年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38万亩,优质玉米面积达41万亩,全县优质粮种植比例达73%。

  今年,临漳投入测土配肥资金100万元,使5万户农民直接受益。全县共采集土样4000个,建立测土配肥查询终端24个,服务网点100个,发放施肥建议卡5万个。同时,该县还组建了测土配肥服务站,根据测土结果,研制开发出了适合全县施用的新型专用配方肥,做到了“测土、开方、供肥”一条龙服务,从而使全县农村的施肥结构得到了优化。据统计,目前该县测土配肥总面积45万亩,施配方肥面积达20万亩。

  为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临漳把村级科技服务站建成农民解难释疑诊所、优质农资供应基地、农业技术培训学校和农业信息传播中心。到去年底,全县已有286个村建站,初步形成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同时,该县抓好粮食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综合技术推广,尤其是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节水高效综合增产技术、化肥深施技术、病虫、草、害综防减灾增效等10项技术,全县累计推广350万亩次,平均亩增产13.2%以上,有效提高了全县粮食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