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发展粮食生产

政策激励 "两湖"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升温

日期: 2008-04-24 09:41 作者: 谭剑 郭嘉轩 来源:新华网湖南频道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网湖南频道长沙4月23日电  正值春耕时节,行走于江汉平原、洞庭湖区,广袤的田野里禾苗吐绿,机声隆隆。记者在此采访时了解到,随着中央扶持粮食生产新政策逐渐深入田间地头,湖南、湖北这两个长江中游的“鱼米之乡”农民群众种粮积极性明显升温。

  湖南省湘阴县农民谭文亮打算把承包的7亩地都种上双季稻,还专门买来了耕田机。老谭告诉记者,今年湖南省提高了对种粮农民的补贴标准,如果种植双季稻,最高每亩可获109元的补贴。

  据了解,近几年来湖南省粮食连年增产,由2003年的244.2亿公斤增加到去年的291亿公斤,四年累计增产46.8亿公斤。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最近又提出了2008年粮食生产再增加2.5亿公斤的要求。针对近期农资价格上涨,湖南省还将农资综合补贴标准提高到71元,比全国平均补贴水平高出30元左右。

  为了遏制一些地方出现的耕地抛荒和粮田“双改单”现象,湖南省各地纷纷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农民种粮。益阳市桃江县等地对种粮大户连片种植双季稻给予每亩50元至200元不等的补贴;湘潭、常德等地均将防止耕地抛荒列入政府考核,并建立“托田所”“乡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土地银行”等服务组织,帮助外出务工农民实现土地流转,促进耕地向规模经营户集中。

  在湖北省,一系列鼓励种粮的“利好”政策也使农民群众积极性提高。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徐能海介绍说,目前湖北春耕生产进展比较顺利,灾后改种补种基本完成,早稻的育秧进展比去年早2到3天,预计早稻总面积比去年增加20万亩以上。徐能海还告诉记者,今年湖北的目标是在去年粮食总产228.5亿公斤的基础上,粮食面积再增加120万亩,总产量增加2.5亿公斤。

  湖北省襄樊市是我国十大夏粮主产区之一。襄樊市粮食局最新调查显示,全市今年小麦面积、单产、总产呈现“三增”形势。小麦种植面积447.31万亩,比去年增加17.71万亩;预计单产375.76公斤,比去年增加19.08公斤;预计总产16.81亿公斤,比去年增产1.48亿公斤。

  记者在“两湖”采访还了解到,虽然近年来大量农村劳力外出务工使种田农民减少,但新技术的推广正有效地弥补劳动力缺口。湖北荆州市公安县农民胡祖发告诉记者:二轮承包后家里承包了11亩田,孩子在外打工,就剩夫妻两个劳动力种田,但并不觉得辛苦。“这几年粮食种植技术更新很多,以前插秧,一个壮劳力一整天只能插4分地,11亩田夫妻两个要搞半个月。现在采用早稻直播的方式,两个人一天就搞完了。”胡祖发乐呵呵地告诉记者,直播后每亩田节省劳力1.5个,节约人力成本150元;种子节省30%,灌溉水费也少了5元,增产50公斤,种粮变得简单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