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第一种粮大户喜收晚稻总产量近10万公斤
租种350亩水稻的河源市第一种粮大户叶华香晚稻获得丰收,稻谷总产量近10万公斤。
乡亲们都担心她那么多稻谷怎么晒干,没想到“跨区域合作”却帮了她大忙。今年早造她就将5万多公斤稻谷运往广州烘干出售。近日,她又“如法炮制”,委托广州一家公司派车到村里直接装运,5万多公斤稻谷运到广州烘干就地销售,剩下的4万多公斤稻谷在村里就可以解决。
“跨区域合作”为她省下了大量时间和劳力,乡亲们都夸她有能耐。
心疼农田丢荒揽下350亩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洗脚上田,外出务工或是随子女到城镇居住,丢荒现象愈发严重。叶华香所在的连平县田源镇田东村也不例外,她看到越来越多的田地没人耕种,很是心痛。前年冬,当得知长翠村有一片田地可以租种的消息后,她毅然放弃农资经营生意,拿出本钱,跟村民签下合同,承租土地168亩,租期5年。
叶华香虽是出身农家,但很少下地耕田,长大后在广州打过工,在深圳摆过地摊,还在田源圩镇经营了三四年的化肥、农药,更长的时间是做生意,将当地的桃子、李子等农副产品运送到珠三角地区推销。为种好田,去年春以来,她雇请了10多名姐妹,大家一起早出晚归,默默耕耘。到了大田抛秧苗或收割时,再临时聘请50多名村民应急。看到周围还有大量的田地没有人耕种,叶华香心想耕多耕少一个样,不如多耕一些。于是,今年初,叶华香将耕种面积扩大到350亩,还把每亩年租金由150元提高到200元。她说:“这是考虑到国家已经取消了农业税,我也让点利给农民。”
350亩田地,按当地的管理手段,这是350人干的活,可叶华香一手揽了下来,而且还打理得不错,上下两造皆获得好收成。
“跨区域合作”解决晒谷难
收晒是种粮人最头痛的事情,作为全市第一种粮大户,叶华香更是不胜其扰。这关弄得不好,就会造成稻谷霉变或生芽,所有的努力将前功尽弃。在决定大面积种植水稻之时,叶华香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想方设法去解决。
2005年冬,叶华香与邻近的长翠村、田西村农民签下合同承租168亩水田时拿出的解决办法是,自己兴建一个晒谷坪,面积为1亩。同时,借用镇政府的篮球场和镇粮所的晒坪,不行的话再借用水泥村道。由于稻谷不是太多,天气也不错,当年,叶华香顺利完成上下两造稻谷收晒任务。
今年初,叶华香增租182亩,实施大面积耕种,早造种下优质稻300亩、甜玉米50亩,晚造则全部耕种水稻,成为河源市种粮第一大户。水稻面积翻了一番多,而晒谷坪并未扩大,稻谷收晒变得困难,不少人为叶华香担心。“村民们的担心不无道理”,叶华香说,自己也想了很多办法。早稻收割前,她曾打算购买一台烘干机,但价钱至少也得10万元。因拿不出这笔钱,购置烘干机的计划落空了。
后来,经熟人介绍,叶华香联系上广州一家公司,委托其烘干湿谷,烘干后的稻谷就地销售。
晒谷难解决后,叶华香种粮的积极性更高了,她说明年如果有丢荒的田她还要揽下来租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