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鄱阳、余干、万年晚稻喜获丰收
在喜庆党的十七大的大喜日子里,位于鄱阳湖滨湖地区的鄱阳、余干、万年传来好消息,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拉动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这三个县的晚稻在大旱之年仍然获得了好收成,万年、鄱阳县的晚稻总产量还创出了历史新高。
记者来到鄱阳湖畔的万年县湖云乡,通过科学抗旱与良种良法的运用,种粮大户姚妹兴今年千亩晚稻喜获丰收,单产和总产都高于去年。
今年姚妹兴通过竞标,承包了万年县湖云乡的1400多亩水田,被省农业厅列为助农兴粮“151工程”服务对象。姚妹兴根据服务专家的意见,采用了免耕抛秧、水稻平衡施肥、科学抗旱等高产集成技术。今年秋后一算帐,每亩田节约了成本40多块钱,增产10公斤。种粮大户姚妹兴说:“省里专家亲自到我的田里进行测土配方,并在今年干旱严重的时候指导我们科学抗旱,今年亩产量达到了1200来斤。”
据统计,今年万年县晚稻单产440公斤,比去年提高10公斤,总产1.27亿公斤,比去年增产289万公斤,创历史新高。
与万年一样,鄱阳、余干的田畈上,到处是稻浪欢歌,农民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今年鄱阳县晚稻种植面积达到115万亩,总产量预计在5.5亿公斤,亩产量比去年增长6.2%;总产和单产再创新高。余干县70万亩晚稻,预计总产量35万吨。
滨湖三县尽管今年在遭遇历史上罕见大旱的情况下晚稻仍然丰产丰收,这得益于中央一以贯之支持“三农”的政策倾斜及农业科技的投入。通过加大优质良种和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抓住外湖水位不断上涨的有利时机,采取外引内蓄,开闸放水,把往年不能栽插晚稻的湖田、草洲充分利用起来,扩大了晚稻的种植面积,仅万年县就扩大晚稻种植面积4万亩。这三个县由于助农措施得力,确保了旱灾之年粮食产量不减、农民增加。(上饶市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