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发展粮食生产

辽宁鞍山突出抓早促春耕 全力抓好备耕春耕生产工作

日期: 2007-03-06 00:00 作者: 来源:辽宁金农网 【字体: 打印本页

  目前,鞍山市备耕生产已进入高潮,春耕生产在即。市农委根据去冬今春雨雪少、气温高,地温回升快等因素,认真分析当前面临形势,提出抢先抓早,迅速掀起备耕春耕生产高潮。

  鞍山市2007年备耕、春耕生产总体情况是:利与弊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备耕春耕生产的有利因素:一是今年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发展现代农业的第一年,也是把“三农”工作提到全党、全民工作的重中之重的一年,是中央继续加大惠农扶持政策,向农业倾斜,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业,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之年。同时,也是鞍山市对农业投入最多的一年。二是去年鞍山市农业获得了建国以来第一个大丰收之年,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是近年来最高的一年,也是农民米袋子、菜篮子、钱袋子充足丰满,经济基础丰厚的一年,农民种发积极性高涨。三是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提高、农田基本建设夯实,农用生产物质丰富的一年。今年备耕物质供应充足,农资市场呈现出货源充足,品种齐全特点。四是春耕物质准备充足。全市共需各类农作物种子1300万公斤,现已备实量1200万公斤,下摆到户500万公斤,到户率40%;种子价格基本与上年持平。春耕期间需化肥15万吨,现已备实8万吨,下摆到户1.5万吨,到户率10%;农药、农膜等货源充足,也已陆续开始下摆。

  备耕春耕生产的不利因素:一是从去年9月至今,气温偏高,特别是入冬以来我市气温偏高幅度更加明显,鞍山市平均气温为—2.1℃,比历年同期偏高4℃多,去年冬季为五十年来最暖的冬季。今年鞍山市最大冻土深度为52厘米,较历年浅24厘米,海城市55厘米,较历年浅35厘米,台安县67厘米,较历年浅15厘米,岫岩县66厘米,较历年浅17厘米。冻土深度明显少于往年。这样的气候条件导致了病虫害越冬成活率高于往年,预测病虫害将大发生。同时土壤返浆快、撤浆早,不利于土壤保墒、蓄墒。二是入秋以来我市降水比历年明显减少。其中鞍山市区总降雪量为113毫米,海城市135毫米,比历年少2-3成,台安县82毫米,岫岩县66毫米,比历年少4-6成。由于入秋以来降水一直偏少,海城市和岫岩县地下水位的变化也呈逐月下降的趋势,目前海城市的地下水位从9月份的11米下降到1月份的11.65米,岫岩县的地下水位从9月份的3.05米下降到1月份的3.76米。工程蓄水、土壤蓄水、缺墒将不可避免。三是水田用水不足。今年工程蓄水及省分配水田泡插指标仍有差距。全市三个中型水库蓄水量与去年持平,小一、小二型水库蓄水量少于去年。省分配我市河灌区泡插水田面积指标15.05万亩,每亩220方,比去年高20方,但是我市实际河灌区泡插面积为20.32万亩,这样仍有5.27万亩水田泡插存在水源不足,必须采取措施加以弥补。同时,地表水下降,自打井水田也存在水源不足的问题。全市水田65~66万亩地,都存在水的问题,都需提前做好准备。另外因去年全年降水量少于历年降水量5%左右,又遇50年不遇的暖冬,水分蒸发大等特点,目前看旱田墒情明显不如去年和历年。四是由于农事节气比往年提早10天左右,春脖子短,导致农活集中,会出现人力、畜力和农机具紧张问题。

  根据今年备耕春耕生产特点,市农委要求各级农业管理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科学组织与规划,确保备耕春耕生产顺利进行,为夺取今年农业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并提出要突出抓住“早”字,促春耕。

  1、要早整地、顶凌作垅,及时耙压保墒。由于去冬雪少、冰层薄,春季降水偏少,地温反升快,大田播种期间可能出现旱情。因此建议要抢先抓早,做到早整地、早作垅,及时耙压,抗旱保墒。水田也要早育苗、育壮秧。

  2、生产资料要早落实。今年种子、化肥、农药、农膜都数量足,农民选择余地大,要宣传到位,早下摆到户。帮助农民选择优质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品种提倡以海禾系列、丹育系列等为主;水稻品种要大力推广超级稻。

  3、服务要早到位。市、县、乡农业部门要组织由农业科技人员组成的服务小分队深入基层服务。市里组织开展“大下乡、促春耕”活动,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难题,指导技术,开展培训,特别是要结合鞍羊设施产业带和海岫特色产业带及专业镇、专业村的建设,提供技术服务,要实行包点负责制。根据今春的特点,春播期间要加强地下害虫的防治工作,特别是对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的防治要早定措施,早做准备。市植保站要做好可视性预报,为农业生产服务。

  4、农业项目要早规划,早落实。我市各县(市)区承担国家、省的优质粮工程项目、东部山区替代产业项目、“一村一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测土施肥项目等,都要在春播之前搞好规划,落实到位,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