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发展粮食生产

南川超级稻突破800公斤大关 创重庆市高海拔地区水稻单产最高记录

日期: 2006-09-26 00:00 作者: 来源:重庆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今年,市农业局在兴隆、大观、东城等23个乡镇(街道)建立超级稻示范区30万亩,进一步加大超级稻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力度,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大观中江村百亩核心片实收平均亩产达751.6公斤,其中农户曹林平的1.5亩田块实收产量1225.8公斤,亩产达817.2公斤,突破800公斤大关,创重庆市高海拔地区水稻单产最高记录。在兴隆洪恩村百亩核心指挥片田间测产,理论亩产达752.0公斤,兴隆、大观千亩示范片的理论亩产在650公斤以上,均实现了比大面积增产20%以上的目标。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是加强良种示范。以准两优527、II优602、Q优6号、II优21、为天9号等超级稻品种为主,建立了1个超级稻万亩示范区、2个千亩高产示范片和2个百亩核心指挥片。示范片采用了技术承包的方式,做到了品种、育秧、移栽、施肥、病虫防治、晒田“六统一”。二是加强培训指导。结合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广泛开展“六个一”培训,培训超级稻核心示范农户达2000户。成立了由6位专家和20名技术人员组成的“超级稻示范推广技术指导组”,实行专家、技术人员联系示范户制度,每一位专家和技术员分别直接联系10户和30户核心示范户,入户指导时间均在100天以上。并在每个示范乡镇分别选聘了1名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指导员,做好示范样板。三是加强技术推广。项目区严格按照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要求进行规范化种植,以强化栽培技术为核心,集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抛秧栽培技术、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无公害药肥施用技术为一体。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应用率达80%,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应用率达87%,稻田免耕栽培技术应用率达72%,无公害药肥施用技术推广率90%。四是加强技术研究。开展了超级稻配套保优栽培技术研究、杂交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引种试验和超级稻宽窄行套宽窄距的错窝栽插方式的对比试验。五是加强资源整合。结合优质粮油基地县建设、科技兴粮示范、种粮直补等项目实施,打捆使用资金,统供关键配套物资,推广物化技术。六是加强订单带动。依托粮油购销公司、金禾米业等加工龙头企业,在项目区与4万多农户签订了20万亩优质稻收购订单,着力打造“南川米”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