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发展粮食生产

江西省农机“双抢”顺利结束 水稻机收水平突破40%

日期: 2006-08-08 00:00 作者: 李小军 来源:江西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8月4日,江西省农机“双抢”全面结束。今年,全省共投入耕作机械21.57万台(套),联合收割机1.8万台,其中引进2500余台外省高性能联合收割机。早稻机收面积达854.7万亩,机收水平40.7%,创历史新高,比2005年增长10个百分点。机耕面积1287.126万亩,机耕水平61.3%,同比增长170万亩。全省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加速了“双抢”的进程,有力地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今年,我省农机“双抢”呈现四个特点。

  一是早准备、早部署。为了做好“双抢”工作,省农机局在5份就召开了水稻跨区机收座谈会,部署“双抢”期间水稻跨区工作。各地农机部门组织农机维修保养小分队深入乡村,为机手检修、保养农机具。7月9日,全省水稻机收开镰仪式在红军长征出发地于都县举行,拉开了百万农机会战“双抢”的帷幕。同时,各级农机部门积极与公安、交通、石油等部门协调,确保柴油供应和跨区机收顺利进行。

  二是克服天气影响,确保“双抢”进度。虽然受台风“碧利斯”、“格美”影响,7月中旬连续几天阴雨天气,但是全省农机部门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在组织好本省农机作业的基础上,加大引机入赣力度。由于组织有力,措施得当,我省“双抢”进度比以往还有所加快,提前1-2天结束。樟树市今年双抢比往年提前一个星期结束,机收水平达61%,比上年增长15个百分点。

  三是水稻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水稻机插取得新的突破。今年,在购机补贴政策引导下,我省各种机械迅速增长,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农机化水平的提高。今年,机耕、机收水平创历史新高。水稻机插技术全面推广应用,各市、县召开晚稻机插现场会20多场,晚稻机插面积达8.3万亩,同比增长6万亩。

  四是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在抢农时的“双抢”紧张时刻,机械化作业显示了它的威力,不但快捷,且费用低、效果好、粮食增产、农业增效。采用传统手工收割,每亩开支至少在100元以上(含收割、搬运、脱粒三个环节),而联合收割机收割一亩田平均仅50元,仅此一项,全省就可以节约4.3亿元。

  (江西省农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