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三夏”生产拉开帷幕
5月22日开始,济南市进入三夏生产阶段。为做好今年的三夏生产工作,各级农业部门积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抓好抗旱促春播。全市共出动拖拉机2.71万台,柴油机3.25万台,电动机1.7万台,出动抗旱人员40多万人,抗旱保苗保春播。加上5月上旬的降雨,基本解除了旱情。目前,全市春播任务已完成90%以上,其中春播玉米11万亩,地瓜30万亩,棉花40万亩,花生15万亩,蔬菜60万亩,其它3万亩,春播工作已进入尾声。
二是积极组织调配农业机械,做好夏粮抢收工作。对参加三夏作业的农机具进行全面检修和保养,积极开展跨区明星作业队创建活动,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止事故发生。。据统计,今年全市已检修机械6.6万多台,培训机手1.2万人次,联系外来作业机械2000多台,新增大型联合收割机等各类机械8322台。计划机收面积262万亩,跨区机收71万亩,力争使今年小麦机收面积占到小麦总面积的96%以上,5-7天基本完成全市小麦收获任务。目前,全市已有130支跨区服务队、1500名机手出征到外地参加收割。
三是及时搞好夏种。麦收结束后及时进行玉米等夏粮作物的适时抢种,确保今年全市玉米播种面积达到280万亩以上。继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确保新增5万亩设施栽培面积,完成9处蔬菜标准化示范小区和5处设施栽培生产基地扩张项目建设。
四是科学加强夏管。在做好麦收、夏播准备的同时,切实搞好春播作物的苗期管理。对麦田套种玉米、棉花等作物及时灭茬、间苗、定苗,科学肥水运筹,做好病虫害防治,确保苗全苗壮,为秋作物丰收奠定基础。进一步抓好瓜菜等高效经济作物的管理,提高种植效益。针对今年气温偏低,棉花苗情偏弱的实际,重点做好中耕划锄,保墒增温,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加强对重点区域蝗虫的预测预报,搞好综合防治,做到不起飞、不危害。(济南市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