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山州旱情严重 春播作物栽种进度缓慢
阳春四月,一年一度的春耕生产正在全州各地全面展开,但由于今年以来,全州降雨量偏少,据4月20日全州召开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资料显示,到4月10日止,降雨量仅57.4~110.4毫米,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2.4~67.2毫米。特别是3月下旬,八县降雨量仅0~2.6毫米。4月6~8日受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全州大范围降雨,降雨量为17.3~40.8毫米,对前期的干旱有所缓解,但随后接着出现了33℃高温天气,为今年以来的最高气温,蒸发量加大,致使土壤含水量下降,河川径流减少,春耕生产形势不容乐观,抗旱工作形势严峻。
由于降雨减少,盘龙河、西洋江、南利河等河流的河川径流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30.6%、10.4%、18.3%,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减少44%、34.2%、10.7%。全州因旱库塘蓄水大幅度减少,库塘蓄水总量仅为21081.7万立方米。致使部分已移栽的冬早辣椒及早栽的大春旱地作物不同程度受灾。4月18日统计,农作物受灾47.8万亩、成灾17.8万亩,分别占总播面积的24.6%、9.1%。其中,粮食作物受灾30.2万亩,成灾9.8万亩;经济作物受灾10.4万亩,成灾5.8万亩;蔬菜及其它作物受灾7.2万亩,成灾2.2万亩。水稻秧和辣椒秧受灾2.4万亩,成灾1.4万亩。因旱干死需补撒1.1万亩,田地翻犁同比也慢6.7万亩。
因旱,导致春播作物栽种进度缓慢,截止4月18日,大春作物播种面积已种194.7万亩,同比慢15.3万亩,慢7.28%,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2.11万亩,同比慢11.03万亩,慢8.28%。粮食作物中除水稻、薯类分别同比快0.48、0.43万亩外,包谷、陆稻、大豆、杂粮等旱地作物栽种进度同比分别慢8.91万亩、0.22万亩、1.54万亩、1.26万亩;经济作物已种44.46万亩,比同比慢1.22万亩,慢2.67%,其中主要经济作物甘蔗栽种8.93万亩,同比少0.29万亩,花生7.32万亩,同比慢3.58万亩,辣椒移栽5.22万亩,同比少2.77万亩。商品蔬菜及其它经济分别比同比快2.63万亩和1.5万亩。
针对当前旱情,我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早采取措施抓好抗旱工作。一是加强领导,成立各级抗旱小组,落实各项责任制,保证抗旱工作有人管、有人抓;二是气象部门做好中长期天气预报,为做好各项抗旱工作提供依据;三是启动《文山州2006年抗旱预案》,明确职责和对策措施,确保抗旱工作有序进行。四是修复沟渠、
坝塘水库,除病加固,减少用水流失;五是科学调度用水,做到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确保生活用水和春耕生产用水;六是农业部门抽调大量科技人员深入灾区,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做好种子调节,小秧补撤、补种等指导工作,帮助农户抗旱保春耕;七是农机部门调节农机具,做好机提、机运、机灌指导工作,全州共投入抗旱机械11000多台,其中,大小型抽水机9682台,抗旱保苗5.7万亩。八是密切旱情态势,及时收集、上报旱情动态。九是做好小春收割工作,做到成熟一块收一块,保证小春粮食增产、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