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红在金融服务农业现代化高峰论坛上的演讲内容摘要
近年来,财政部不断创新支持方式,引导金融机构改进涉农金融服务。
一是加大普惠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对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给予奖励,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的机构和网点给予补贴,引导加大涉农贷款的投放力度。2013-2017年中央财政累计拨付涉农普惠专项资金约260亿元。
二是推动农业领域PPP发展。财政部与农业部联合印发实施意见,明确深入推进农业PPP发展的路线图。三是创新设立农业产业基金。通过市场化的方式,重点投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和带动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化项目。截至2016年末,已投资项目16个,金额29.27亿元。
下一步,要着力构建支持金融服务农业现代化的长效机制。
一是政府引导、市场为主。以市场作为发展农村金融的主体,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推动。
二是鼓励创新、防范风险。制定适度宽松有利于农村金融发展的监管政策,为金融创新预留适度的余地和空间。同时密切关注新兴业态风险,制定一系列前瞻性、系统性的风险防控政策。
三是因地制宜、统筹平衡。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财政政策,支持对象、发展目标不要过于泛化。财政要更好地保证困难人群的基础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适用性。
四是明确责任、协同推进。加快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实现各类金融主体能够有基础、有条件发展农村金融。加快形成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体系,引导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做到重心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