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转变发展方式 推进产业升级 加快推进长春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步伐
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城市,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地处东北亚的几何中心、松辽平原腹地、吉林省的中部,是全国粮食主产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幅员面积206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9.4万公顷。下辖6区3市1县,农业比重较大的有5个县(市、区),97个乡镇,1678个行政村。全市总人口为752万,其中农业人口428万,占57%。其中,城区(不含双阳区)辖4个乡、13个镇、16个农村街道办事处、2个开发区,共有179个行政村,幅员面积12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6万公顷,总人口32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5.5万人。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0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千亿元,一产增加值实现34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0240元,同比分别增长9%、16.2%、4.8%、13%。
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加速推进期、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期。然而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二元结构还比较突出,特别是城区及城郊地区传统农业仍然占很大的比重,这与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要求不相适应。为加快实现把长春建设成绿色宜居城市这一发展目标,市委市政府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城区和城郊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大现代都市农业推进力度
为加快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市委、市政府适时调整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方针,改变过去只注重抓大农业的做法,把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作为推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推进“四化”统筹的战略选择,摆上了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日程。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现代都市农业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现代都市农业项目招商推介会,推介都市农业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了众多企业投资都市农业。双阳区引进了长春国信集团,总投资101亿元,重点在奢岭镇建设绿色有机果蔬基地、农业主题公园项目。宽城区引进了长春市城市开发集团,在兰家镇规划开发了总面积26.9平方公里的城镇化及都市农业一体化项目,其中,都市农业园区占地9.15平方公里。为了推动全市都市农业发展,我市重点抓了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发挥示范区的引领作用。目前,双阳奢岭、绿园合心都市农业示范区正在全力打造中,市、区两级政府给予了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双阳奢岭都市农业示范区已初步建成了以有机水稻种植、有机果蔬设施化种植、休闲观光农业项目、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主体的都市农业产业及观光带。绿园合心都市农业示范区初步建成了以皓月肉牛产业园区、阿拉伯风情园、关东文化园、采摘园等为主要内容的“一区十园”。朝阳乐山现代都市示范区、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正在规划建设之中。此外,还启动了全市都市农业规划编制工作,提出要围绕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拓展农业发展空间,调整优化城区农业产业布局,推进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城乡互动、优势互补、产业互融,使主城区(含双阳区)农业逐步实现普通粮食种植和传统畜牧业双退出,构建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具有北方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系。
二、调整城郊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菜篮子”生产
为了满足城乡居民对“菜篮子”产品的需求,推进城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近些年来我市大力发展“菜篮子”生产,一些城郊地区已逐步退出普通玉米种植,形成了精品、特色、集约、高效的种植业新格局。强化了“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市委市政府于2008年出台了《关于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制定了长春市“十二五”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并在省里的大力支持下,自2009年启动实施了“万顷蔬菜基地工程”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在城市及城郊地区建设2000公顷保护地蔬菜基地和3000公顷露地蔬菜基地,近年来相继开发了朝阳乐山、绿园合心、二道劝农、净月新湖、双阳奢岭等一批新菜田区。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全省组织实施“百万亩棚膜蔬菜建设工程”的有利契机,加快棚室蔬菜基地建设,每年新增棚室蔬菜1400公顷,全市累计新建棚膜蔬菜基地4200多公顷,省市安排专项补贴资金3300多万元。此外,注重培育龙头,带动棚膜蔬菜发展。先后引进上海高榕、福建超大、吉林富绅等一批实力较强的蔬菜产销龙头企业,为“菜篮子”工程建设注入了活力。目前,全市城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3300公顷,其中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790公顷,100亩以上蔬菜基地发展到28个。大力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市里统一印制和下发了《无公害农产品技术操作规程》、《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手册》等资料,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让菜农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同时重新修订了14种蔬菜生产技术地方标准。对地产蔬菜生产推行了“无公害生产记录档案”制度,对农户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督,做到建设一块、认定一块。到2013年底,全市已认定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88个,面积达56.9万亩,占蔬菜耕地面积的51.1%。强化产销衔接功能。积极引导和扶持蔬菜大户、经纪人、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鼓励他们创建服务型龙头企业,培养了一批远近闻名的蔬菜经销大户。
三、科学规划布局,大力发展精品畜牧业
市委、市政府把加快标准化健康养殖小区建设作为发展精品畜牧业的重要举措,出台了《关于加快牧业小区建设的若干政策》,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每年扶持400个小区建设,每个小区奖补10万元,县区财政奖补5万元。市里对城区牧业小区建设进行了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对城市规划区、工业集中区、水源地保护区等区域限制发展,对适宜发展的区域进行集中加快发展,依托皓月、华正、广泽等龙头企业,建设了生猪、肉牛、奶牛、肉鹅、蛋鸡、梅花鹿等一大批标准化养殖场(小区),近年来建设养殖场(小区)2515个,比2008年增加1778个,规模养殖户发展到22.2万户,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2.5%。
四、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我市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明显,净月旅游经济开发区森林覆盖率高,风光秀丽,景色怡人,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浩水绵山,碧雪蓝天,为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农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近年来,长春市委、市政府着力推进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产业,出台了《关于发展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的意见》,鼓励和扶持发展观光旅游项目。一些城郊乡镇,依托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相继开发了一批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生产服务于一体的都市型生态旅游观光项目,初步建立了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双阳湖旅游度假区、吊水壶风景区、新立城水库风景区、雁鸣湖景区、长春龙湾山庄等一批在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生态旅游景区,还相继开发了生态餐饮园、民俗村、休闲农庄、小菜园、采摘园、垂钓园等一大批新兴的休闲体验、生态餐饮项目,为市民开辟了休闲体验、旅游观光的场所。绿园区关东文化园休闲度假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级休闲旅游农业示范企业、休闲旅游五星级企业,净月旅游开发区玉潭镇被评为国家级休闲旅游农业示范企业;双阳区御龙温泉度假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被省政府评为休闲旅游星级企业。
五、着力打造品牌,大力发展会展农业、科普示范农业
长春市是国内最具竞争力的会展名城。近年来,我市加大品牌展会培育力度,依托农业和生态旅游资源优势举办的长春农博会、长春冰雪节、长春消夏节、君子兰节等特色展会蓬勃发展。长春农博会已成功举办了十二届,集国内外名优绿特农产品展示展销、现代种植业展示、精品畜牧业展示、设施农业(亚洲最大的智能连栋温室)展示、农业机械展示、新农村住宅及农村新型能源展示、渔业展示、农用生产资料展销及科普大集等多种展示销售活动于一体,每届都吸引数以百万计的省内外农民、市民及5000多展商参展参会,已成为我省我市的品牌展会,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品牌展会,也可以说是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精品展会之一。长春农博会的举办地——长春农博园,是我市投资8亿多元新建,占地106公顷,集会展交流、科普示范、观赏娱乐、休闲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已建成具有国家级水准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成为我省我市农业会展基地,成为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大课堂、市民郊游观光和休闲体验的好去处和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此外,还举办了十二届长春瓦萨冰雪旅游节和十届中国长春君子兰节,促进了长春特色旅游产业的开发。
六、坚持城乡互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双向一体化发展
我市在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进程中,坚持城镇化和城乡双向一体化发展,加快村转居步伐,推进城区及城郊农村社区化。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充分利用省级新农村建设帮扶政策,加快重点推进村建设,推广了旧村整治、新村建设、迁村并点等分类改造模式,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二道区加强标准化村部建设,每个村投资20万元。二道区和平村,利用土地挂钩政策,建设20栋农民新居,农民免交采暖费10年。宽城区利用机车产业园项目,合并村屯3个,居民全部搬进高标准住宅小区。今年,我市还启动实施了《长春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计划》,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计划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整治农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大力推进城镇化和都市农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目前,我市建成国家级重点镇7个,省级重点镇9个,吉林省特色景观名镇4个。同时,积极推进城乡双向一体化,启动了奢岭、富锋、兴隆山、劝农、合隆、卡伦、米沙子七个城镇的城乡双向一体化试点建设,以“三集中、三转换、三吸引(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集中;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农村向新型农村转换、农民向城镇居民转换;吸引城市和农村人口、产业、资金向城镇转移)”为主攻方向,加快建立促进城乡互通、开放、融合的体制机制,在社会事业方面推进现有制度的城乡接轨、城乡融合。卡伦、米沙子等城镇已成为联结城乡的重要节点城镇。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在推进城乡双向一体化试点过程中,按照低碳环保的新理念,引进了国内外知名的上海世茂集团、北京科瑞集团、亚泰集团和鹿鸣谷集团(上海佘山高尔夫集团)等共同开发生态旅游项目,远景目标宏伟,他们正在进行大手笔开发建设生态旅游产业,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黑土地将会焕发新的生机,生态旅游经济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尽管我市的现代都市农业有了良好的发展局面,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市都市农业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发展速度不快,传统农业所占比重较大,在体制机制上还不够健全,干部群众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差距,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初具雏形,特别设施蔬菜发展水平还不高,冬春供给能力差,流通体系还不够健全,今后要多借鉴先进地区和兄弟城市的发展经验,推进我市都市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关新闻
- 北京:抓基础 促内涵 拓外延 全面提升首都“菜篮子”工程建设水平 2014-04-28
- 天津: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 提高“菜篮子”供给能力 2014-04-28
- 上海:深化改革 转型发展 推动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再上新台阶 2014-04-28
- 重庆:注重特色效益 发展现代农业 2014-04-28
- 石家庄:都市农业发展暨“菜篮子”工程建设情况 2014-04-28